r />
苏曜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诸位公卿,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众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言。
苏曜继续道:“我知道,你们之中有很多人对我改革官制、军制还有设立科举考试的政策很是不满。”
“但是诸位公卿可曾想过,这些改革都是为了大汉的复兴和百姓的福祉。”
“如今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割据一方,百姓苦不堪言,若不进行改革,我大汉如何能够复兴?百姓如何能够安居乐业?”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希望诸位公卿能够摒弃前嫌,共同为大汉的复兴而努力。”
“当然了,诸位也可以不合作。”
苏曜话锋一转,冷哼道:“但是朝廷既定的政策是不可能更改的,诸位若是觉得接受不了,那大可就此挂印归去。”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苏曜的话说的是斩钉截铁,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每一位公卿大臣的心头。
他们本以为自己纠集百官请愿抗议,可以法不责众,解救种拂。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然而,却没想到苏曜竟然如此决绝。
直接说什么不愿意合作的就自己走人,摆明了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这番表态听得太尉赵谦更是脸色铁青,紧咬着牙关,他没想到,苏曜竟然真的拿出了确凿的证据,让他无法再为种拂辩解。
司徒杨彪和卫尉张温等人也是面面相觑,一脸愕然。
他们深知,如今苏曜权势滔天,又有公主的支持,自己等人若是继续与他作对,恐怕难有好下场。
一味僵持在这里,结果恐怕只会让自己权势尽失。
就这时,尚书令王允率先站了出来,面色尴尬的打起圆场:“大将军所言极是,我等自当摒弃前嫌,共同为大汉复兴而共同努力。”
王允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拱手说道:
“只是种司空之事,毕竟关乎朝廷体面,还望大将军能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王允话音一落,杨彪、黄琬等人纷纷站出来求情。
苏曜微微眯起眼睛,看着朝堂上众臣的反应,心中暗自冷笑。
他当然知道,这些公卿大臣们并非真心愿意支持他的改革,他们只是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暂时妥协。
但即便如此,苏曜也并不在意。
他要的,只是这些人在表面上配合他的政策,不要在他推行改革的时候跳出来捣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