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规矩,这更让官员们感到不悦。
一如两汉功高盖世者莫如卫霍二人,便是如此,其出身微寒,以外戚而幸进的经历,也使得其难逃后来史家之春秋笔法。
“别以为穿上个官服就算什么人物了,区区泥腿子也配与我等同列?!”
“沐猴而冠,懂不懂,沐猴而冠啊!”
文官们想法繁多,而对宦官们来说,恩怨则简单了许多。
“杀了俺们的人,不付出代价,竟然还踩着张常侍的头往上爬?”
“真是岂有此理!”
但不过,尽管文人和宦官们对苏曜的看法不一,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对他充满敌意。
比如很多出自寒门,因出身蹉跎,永远无望两千石的官员。
以及那些早就看张让不顺眼,觉得这个老登太碍事了的宦官。
他们此刻便看着这场大戏是津津有味。
不过,他们目前还没有发声的台面与资格,只能在暗中观察着这场争斗的发展。
在这样的众生相中,唯有两人对此毫不在乎。
那便是刘宏和苏曜了。
作为一手主导此事的皇帝,他只是沉浸在西园中,躺在美人们的肚皮上,默默的看着一切的进展。
而苏曜则更简单,一路无事的苏曜只是每日逗逗两位婢女,培养下感情后便飞速的快进了时间。
……
又数日后!
七月十六,夏末秋初。
洛阳城东门外,五里之地,彩旗飘飘,戒备森严。
张让依皇命领衔两千石以下的众多文武百官上百人,在此出城相迎。
他们仍在不时交头接耳,抱怨个不停。
就这时,只见邙山脚下忽地尘土飞扬。
地平线上旌旗招展,威武的军队正缓缓而来。
战士们押解着在草原上虏获的匈奴、鲜卑和羌人杂胡以及部分黑山贼和白波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