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科举制能够为更多有真才实学之士提供机会,让国家的人才库更加充盈。”
众大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世家出身,对于这一可能动摇他们家族地位的提议,自然心生抵触。
然而,也有一些开明的官员,看到了科举制可能带来的积极变化。
扶苏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这一切。
他心中清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个可能改变大秦未来的时刻。
他不能轻易表态,但也不能放任朝堂上的混乱继续下去。
“各位大臣。”扶苏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平静而威严。
“李辰的提议,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科举制,或许能够为我们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但这也需要我们共同去探讨和完善。”
“今日,我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共同为大秦的未来出谋划策。”
众大臣闻言,纷纷安静下来。
他们知道,扶苏的话意味着这场辩论才刚刚开始,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位武将站了出来,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
“太子,臣以为科举制虽然新颖,但实施起来恐怕困难重重。”
“那些寒门士子,即便有才华,又怎能与我们这些世家子弟相提并论?”
李辰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将军此言差矣。”
“才华并非世家所独有,天下之大,英才辈出。”
“科举制正是为了给这些英才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何况,世家子弟若有真才实学,自然也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
武将哼了一声,却也不再反驳。
他知道,李辰的话虽然刺耳,但却不无道理。
这时,一位文臣站起身来,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太子,臣以为科举制可以试行。但我们必须确保考试的公正性,不能让任何人有作弊之机。”
朝堂上的辩论如火如荼,各位大臣情绪激动,言辞犀利。
支持科举制的大臣们慷慨陈词,力陈其利。
“科举制,乃是选拔天下英才的良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