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再怎么放任,也需要一些车间主任级别的中层,来管理各个产线。
秦军把这些全都记录下来,这时他才发现,选人当官也是个难题。
“要不然,就从水泥厂那边抽人?”
“那边可以以产量、窑口来管理,反正每天干多少活,都是有定数的。”
“要是这样,赵二娃可以过来做个生产厂长,这个他已经做熟。”
“大哥大嫂也可以调过来,最少也能管理一条产线吧?”
“水泥厂那边不用怎么管理,每天出窑多少也是有数的,实在是浪费人才。”
“还有秦夏,他现在弄得回转窑不错,也算是独当一面,没法再安排其他活。”
“还有谁?刘传福?赵传家,这两个也能用。”
现在厂里秦家的人太多,这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用一些外人制衡一下也好。
最起码,给秦家人制造一点危机感。
再说,秦军现在能用的人真不多。
跟赵传家、刘传福在一起共事几个月,秦军对最初分配过来的这三个退役军人,还是很有好感的。
他们也有点能力,比如刘传福,他的保卫科就管理的很好。
现在不止是钢厂这边,水泥厂和耐火材料厂那边的保卫人员,也归他管理。
既然有管理能力,那么再放在保卫科,就有点浪费人才。
“生产调度最为重要,这个单位要安排下一天、甚至是下一个月的生产任务,不知道刘传福能不能胜任?”
“行不行,试一试才能知道。”
把他标注出来,接着就是赵传家。
这位赵二娃的本家,平时默不作声,就是个只知道低头干活,不知道抬头看路的老实人。
他现在管仓库,而且管的很好,最起码秦军就从来没有听说出过什么纰漏。
如果是原来,管出库入库,也就是收点石灰石,卖出点生石灰。
这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建成钢厂之后,仓库管理就麻烦的多。
原材料多,钢胚型号多,加上型钢也不少,这些都需要管理好,不能出错。
每天生产出多少,出库多少,入库多少,都需要心中有数,并做好记录。
想一想,一般农民还真做不好。
“生产、调度、安全!”
“生产归赵二娃,调度让刘传福来做,安全就让赵传家负责。”
“能用心管好仓库的人,管安全应该没问题。”
不管哪个时代,安全都是第一大事。
既然赵传家细心、负责,那还不如让他当个安全科长,如果做得好,以后就是安全厂长。
标注出三个最主要的,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