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铝制饭盒、烫婆子,甚至还有硬币。”
“你恐怕不知道,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国内生产的金属机身小风扇,扇叶机身都是铝的。”
“最夸张的就是。你刚才提到过的牙膏皮。”
“你这种人,恐怕就不知道,牙膏皮是可以卖钱的吧?”
“知道为什么能卖钱吗?就是因为牙膏皮就是用铝做的。”
“你要说贵,那么一支牙膏有多贵?”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年产牙膏好像是一亿只左右。
按照当时我国年产牙膏1亿只,一条牙膏皮6克来计算,我国每年需要消耗的铝材接近600吨。
一吨铝当时的价格,要超过10000元,总价超过600万。
这在当时来说,算得上一笔天文数字。
六百万啊!不说那个时代,就算是在四十年后,也是一笔大钱。
但是,你要把它分配到一亿人头上,这笔钱还大吗?
当然,什么时候资源回收,都是很有必要的。
就不要说,在七八十年代,所以为了避免资源浪费,从牙膏皮中回收铝是可行的,也是必须要做的。
但是,你要说铝有多贵,还真不能按照吨来计算。
就说牙膏皮,一只才六克,这能有多贵?
十块钱一千克,一克才一分钱啊!
也就是说,制造一支牙膏皮,其内金属铝的成本才六分钱。
这个价格绝对不贵,但是对于熊孩子们来说,却是最容易得到外快的机会。
80年代有一种行当,每日沿街串巷收牙膏皮。
一般不用钱币收,而是用糖来换。
这些人往往随身带着一个大罐子,里头有各种各样的糖块。
有姜糖、麦芽糖等等,还有专门吹糖人的手艺人。
只要你交出牙膏皮,他们就可以现场用糖作画,又好看又好吃。
当时人们都穷,一年尝不到几次荤腥。
特别是孩子们,要是能吃到一口糖,一天都能美得冒泡。
许多人家的熊孩子,但凡听到窗外有收牙膏皮的吆喝声,就开始作妖。
如果赶上父母不在家,就会直接把还剩半管的牙膏。挤到一个小碗里。
接着一溜小跑冲出门外,大喊一声:“我有牙膏皮”。
半晌之后,就见他手拿一个糖人,在几个鼻涕邋遢小孩子羡慕的目光注视下,美滋滋地往家里走。
糖是吃进肚子里了,可是父母到家之后,这位也免不了遭受一番男女混合双打。
即便如此,下次再有这种机会,这孩子八成也不会放过,外甥打灯笼——照旧。
9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大概理解不了老一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