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去赶公交车。
每次来县城,秦军都没有时间好好玩一下,都是急匆匆的来,急匆匆的走。
玉爱国还要工作,回到公社之后,就把秦军扔下了。
秦军骑上车子,出了公社就来到街上的包子铺。
这家包子铺,就是以前公社第一家公私合营的小商家。
现在这一家还在经营这家包子铺,只不过他们变成了工人,而不是老板。
就算是这样,人家过的也十分滋润。
荒年饿不死厨子,更何况是经营包子铺的小店经理。
他家的包子,就是秦军儿时最美的记忆。
虽然最近每次来都买一些,但是他还是没有吃够。
“来十二个包子,这是二斤四两粮票。”
现在秦军不差钱,差的是粮票。
所以,他就只能买十个,带回家每个人吃一个尝尝味道就算了。
虽然年后开工,他家的三个孩子,已经全部送到学校。
此时他回家,应该是碰不到。
这家包子铺的生意是真好,就在秦军等着拿包子的功夫,已经有人在他身后开始排队。
很快,就有七八个人站在他身后。
“老赵,你居然舍得来吃包子!”
“我凭什么舍不得?有钱!”
“哈哈,现在是个人,都能说自己有钱了啊!”
“你这话说得,我能跟普通村民一个样?”
“怎么不一样了?还能让你每天都过来吃大肉包?”
“我以后还就每天都过来吃,怎么样?羡慕吧?”
“咦?这是真发财了?”
“哈哈,告诉你也行,反正消息也瞒不住,公社石灰窑厂的石灰,降价了知道吧?”
“真的?那冯会计脑袋被人打傻了?他会这么好心?”
拿到包子,秦军本来要走,可却听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早就知道公社石灰窑厂已经扩建,但是他是真没想到,他还没有降价,公社那冯会计居然会出幺蛾子。
“真的,每吨石灰降低了五毛钱,我一次拉一吨,就能省下一块钱。”
“莪先说好,这可不是投机倒把,这一块钱是窑厂补贴给我们的运费。”
“原来不管是给谁家送石灰,十公里内都是一车三块钱。”
“现在窑厂补贴我们一块钱。”
秦军看向不远处,那边放着好几辆驴车。
驴车肯定是各个队里的,但是经营权却是这些有点门路的人。
说话的人应该就是一个赶驴车的,他一次最多也就拉一吨石灰。
做方圆十公里范围的生意,一次就可以赚四块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