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过来抢机器的吧?秦军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不找他们小队,肯定是知道要不到,这是曲线救国?
他们恐怕是不知道,就算是过来找玉爱国,也是没用。
秦军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们秦家跟张家的那点事,谁会不知道?
如果揣着明白装糊涂,那可不是个好领导。
果然,玉爱国的表现,看的秦军十分满意。
“都不要吵吵,我们这些机器,要紧着需要的人来!”
“大河大队的人?你们那边缺机器?”
“骗谁呢?我们公社响应上面的号召,放开房地产市场,你们大队放开什么了?”
“最简单的石灰窑建起来了,但是烧的石灰卖出去了?”
“最简单的砖瓦窑,也建起来了吧?听说烧的砖头一碰就碎?”
“你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别的大队干什么都赚钱,就你们大队,干什么什么不成。”
“不要找理由,不会是理由吗?没经验是理由吗?”
“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有经验了?”
“不会,需要摸索?不会做,还不会学吗?”
“看看别的大队是怎么做的,你们萧规曹随,跟着学还不会?”
“说你们扶不起的阿斗,冤枉你们了?”
“行了,你们大队跟秦家的那点事,谁不知道?”
“形势比人强,低个头,认个错,把当年通过歪门邪道弄回家的钱,还给人家。”
“我还真不信,这样秦家还能不依不饶?”
“杀人不过头点地,那点事情说开了,有什么?”
玉爱国把所有事情都放在明面上,就算是张家人也没法用大义压迫他。
那么秦家和张家到底有什么仇?那还要说到三年时期。
那个时候,正好是张家一个人,在十一小队当队长,听说会计也是张家人。
就在六零年,粮食最为紧缺的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刻。
那个张家人为了升官,居然把村里的战备粮,低价卖给了公社。
这种表现,自然值得大力表扬。
但是,大食堂刚刚解散,村里历年来存下来的存粮,正好消耗一空。
此时不止是村里没有余粮,就连传承几千年有存粮、存款习惯的农民,也全都变得一干二净,什么都剩下。
这个时候村里的救命粮,战备粮,居然没了。
要知道,战备粮是为的就是防备战争、灾荒,这些不可抗拒因素的最后保证。
可它没了,而那时距离收麦子还有一个多月,正好是最困难的时候。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