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水泥这么受欢迎,这么有用,秦军还真就不能随意对待。
水泥换一切,只是这一点就值得他重视。
这样一来,秦军就不得不考虑,水泥的产量是不是要提高一些?
回转窑他最近是不想的,但是悬空窑还是能想一想的。
因为他要真想做直径超过两米的钢管,好像也不是不行。
直径越大,卷板机就越是容易加工出来。
只不过电动机的功率必须要大,因为钢板的厚度肯定要足。
既然要做这么大的钢管,那为什么直接做回转窑?
因为回转窑的难度,现在也主要集中在大直径管道之上。
“高级焊工啊!”
加工钢管,虽然不等于制作高温容器,但是也需要高级点的焊工。
最少也要六级工吧?如果有七级工就更好了。
而八级焊工,肯定是不能奢望的!
想着水泥的烧制工艺,秦军发现,传统烧制法最容易,也是真简单。
使用这种工艺,先应付一下,等万事俱备,就先做悬空窑。
至于一步到位,直接上回转窑,还需要等一等。
虽然原来没有在水泥厂干过活,但是他烧过窑,对于水泥的烧制工艺,也有所了解。
一百多年前,刚开始发明回转炉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被直接用于水泥工业中。
究其原因有两点,首先水泥这个行业,大概开始发展就是在18世纪末期。
回转炉刚刚出现的时候,人类对水泥的配方才稍有了解。
另外就是水泥烧制温度高,同时耐火砖衬里的技术还不发达。
1400℃的高温,不是那个时候的金属可以承受的。
此外对应的煤粉燃烧技术,也需要一定的积累。
因此,直到回转炉出现100年后,它才被用于水泥工业。
这里面就有几個关键点,耐火砖、钢材需要耐高温,最后就是煤粉燃烧技术。
刚开始,秦军就是图省事,才用了最省事的立窑。
现在仔细想一想,悬空窑真是一个好选择。
这种窑,好像国内现在还在用?
秦军记得原来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一家厂子的机器用了八十多年。
现在仔细想一想,那好像是从丹麦史密斯引进的水泥悬窑。
如果是原来,这样看过一眼的新闻,早就忘了。
但是现在他只要想,还就真能想起来。
那座悬窑是进口货,花外汇买来的。
而且是一九一一年进口回来的,它使用的管道直径为2.1米,长45米。
这座窑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是国内现存最早、也是运转时间最长的两台设备。
直接从1911运转到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