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周明宇是最早跟着檀锦程还有林裕民那一批的地推人员,后来就成了林裕民的地推助手,算是闪驰科技里的元老级人物。
卖过保险,推销过POS机以及小商品,还当过房地产销售的他,前半生只能用时运不济来形容。
这些在某些年代里其实都是很赚钱的,前提是你嘴皮子要溜,周明宇不缺嘴皮子,但很可惜选择的时间点都不对,直到跟着林裕民搞地推开始,才算是转运了。
现在他是闪驰地推团队的总负责人,这一次檀锦程把他派到沪市来,足以见得对快车的重视。
效率太慢,他决定去出租车公司,停车场去搞搞关系,看看能不能拿到司机的手机号码,通过集体安装,群发短信的方式来加快安装速度。
不然正如手下所说,这进度是跟不上用户版的推荐了。
同一时间在杭城的地推团队,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扰,杭城没有闪驰的地推团队,经验上要差很多,陈伟新此时也感受到了的极大的压力。
他的压力不仅仅只是地推的困难程度,还有公司内部的压力以及资金上的压力。
作为从大学时代开始的创业明星,陈伟星的游戏公司还是挺赚钱的,公司内部对于他搞什么打车软件非常的不理解,放着好好的游戏不赚,跑去做什么APP。
包括吕传伟的压力也很大,吕传伟属于是空降CEO,虽然他得到了陈伟新的支持,但原有公司管理层对于他的能力以及APP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的。
“檀总,这钱这么烧下去的话,到明年一季度的话差不多就没了啊,咱们是不是要准备开始第二轮融资了?”
从做网约车APP开始,陈伟新就知道这是一个极度烧钱的项目,当时他跟檀锦程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快的三年之内没打算赚钱。
理想当中的创业公司是资金能够存活18个月,但是实际上很难。
大金主全额投资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是这样的话创始人就可能失去公司的控制权,多轮融资平衡是必须的。
“融资的事先不急,目前来说你们俩得统一好公司内部的思想啊,不能扯后腿。”
檀锦程其实是不想过多干涉投资公司运营的,但是快的情况特殊。
陈伟新做不到如他一般在公司一言堂,快的上线之后,他的泛城控股内部股东争议很大,配合度极低,APP的开发是檀锦程这边出人帮助的。
到了现在推广阶段还是如此,檀锦程也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前世有着阿狸支持,市占率第一的快车会在合并之后被陈维拿到控制权了,陈伟新则选择淡出管理层。
陈伟新有些无奈道:“可不是嘛,檀总有什么好的办法?我们公司的股东有些复杂。”
“很简单,你把快智独立出来,不要用泛海控股了,既然他们不乐意陪你玩,你就另起炉灶,让他们以后去后悔吧。”
“不过这一点你得牺牲点利益,另外你后面的精力也要多放在快智这边,很有可能会失去对泛海的控制,伱自己要考虑好。”
大学创业有大学创业的好处,但坏处也很明显。
那就是想拉投资很难,真拉到了投资股权也要交出去大部分,陈伟新的第一笔投资是他一位朋友的父亲投的,相对的泛城控制权大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