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还没有改变过来的原因,尤其是皖北农村,还普遍处于收入不高的阶段。
升了小组长,好歹也能管几名员工,也算是领导了,又弄了辆车回去,而且拿回家的钱还没见少,徐兴磊绝对是他们徐家庄过年时间段最靓的那个仔了。
前两年媒婆介绍相亲对象,还嫌弃他家太穷不大乐意,去年过年就有些改观了,到了今年那态度可就太不一样了。
农村人比起城里人更好面子,前世就有调侃,开着byd仰望回村,不见得有四五十万的bba好使,放在现在其实更夸张。
虽然有人酸徐兴磊不过弄了辆破众肽,值不了几个钱,但在整个村子都没几辆汽车的情况下,众肽那就是要高人一等啊。
起码去亲戚家拜年,就是比两轮的要气派很多,也更能装一些。
没驾照没事,在农村谁家还没几个胆子大的,毛头小孩敢开拖拉机的都没少见,不就是车子嘛,开就是了。
反正这一个正月,徐兴磊一家集体出行只要不是去县里,那都是他老爹开着车的,在亲戚们一遍遍孩子有出息了的赞叹声中享受到了满满的虚荣感。
徐兴磊自己也是如此,想他一个初中毕业的小混子,现在能混得这么好,收入在村里打工者当中算是顶尖的,也是同龄人当中第一个有车的。
有车不能开那怎么行?驾照必须尽最快速度搞到手,这样才能在北仓自由的开车。
对于老板的提醒,徐兴磊虽然心里没太当回事儿,不过也不敢反驳,实际上以外地员工为主的基层车间,抽到车子并且抱有徐兴磊同样想法的不少。
徐兴磊的听没听进去,从神情上檀锦程就能看出。
不过也没跟他说多,挥了挥手让他离去,随即给王兴驰拨去电话:“你联系一下区里的交通部门,让他们帮忙安排几名老师过来宣讲一下交通知识,顺便统计一下公司有多少人想学车,跟驾照联系联系集中在一起。”
85辆车,就是85个家庭,别特么好心办了坏事。
在北仓的企业当中,闪驰绝对是拥有私家车最多的企业之一,高管都配了车,中层基本也都买得起车子了,基层又配了这么多的众肽。
另外橙子科技那边几乎是人手一辆,论私家车的普及程度绝对算得上是一号。
车子多了,问题也就多了,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