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单纯的省钱可难多了,也重要得多。
就好像拿放大镜对着光盘抄数据,其实原理上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一样,光盘上的数据,用显微镜还真能读出来,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方式非常的费眼睛,还有脑子。
“我需要能精细控制的打磨抛光设备,以及倍数比较大的显微镜。”
他自己伸头往胶块上看了一眼,差点一句“SOB”破口而出,芯片的确被打磨出来了,但是上面什么都没有,芯片上的所有信息,都被故意打磨得干干净净。
估计差不多了,德林克叫John停下来,他亲自接过角磨机,开始非常小心的一点一点往下磨,看起来动作还是挺熟练的。
终于,仿佛是感到手感有些不同了,他脸上露出了喜色,然后他放下角磨机,用类似细砂纸、锉刀一类的工具小心的打磨着。
实在不行,那就只好磨开芯片看电路了。
德林克教授毕竟是这方面真正的专家,他很快就找到了路,至少不会束手无策。
“维塔利,我想我们有一个不好的消息。”
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不只是这么一回事,对于非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机器或者配件,灌胶的保护作用其实是溢出的。
“史密斯,我需要几样东西。”
“John!John!去找个角磨机来!”
这让德林克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其中有一些,除了能够确定供电和地之外,甚至根本无从判断其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完全毫无头绪。
1274: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是故意的?在德林克的指挥下,黑胶块的上表面被慢慢磨掉,胶块的厚度在慢慢的变薄。
不管他的信心有多么的足,事实是,两天之后,德林克教授再次破防了。
作为有仿制DJS-59经验的维塔利和阿纳托利同志,依然被赋予了仿制DJS-60系列计算机的重任。
修改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在SZ61系列芯片里,有一部分我们独有的芯片对于搭建计算机更为有利,比如触发器,能大大的减少所需芯片数量,原本从外面搞来的芯片里是没有这些的,既然花了那么些力气搞出SZ61系列来,不好好用上怎么对得起自己和同志们的辛苦。
每磨掉一层,德林克就非常小心的用干抹布擦一遍,然后再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