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存文字和符号的话,100k字节能存差不多10万字的英文和符号,日后的汉字折半,因为汉字编码2个字节起。
“我同意。”
——
周四,高振东带着第一研究室的人,入驻京钢厂一个侧吹转炉车间,准备开展向总求援的材料的试制工作。
周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什么叫存储自由?这就是存储自由啊。
“能可靠存储几百k,那也够用了,够用了,103机字长30位,容量前期磁鼓不过1k,后期换磁芯了最大到8k,换算过来最大也才32k字节不到。几百k字节,哪儿用得完啊。”
运算所的同志逐字核对,最后兴奋的说了一句:“一字不差!”
程序跑起来之后,进入读写测试程序。
程序不长,随着磁带的前进,很快就写完了,显示写入完毕。
就在运算所的人心情兴奋,畅想未来的时候,高振东泼了一盆凉水:“各位同志,那就先试试这东西能不能用吧,不能用,一切都白瞎。”
他先举起手:“我同意。”
几百块?便宜,就是上千,劳资也用得起!
于是大家把线接上,运算所的一位同志接过高振东写在纸上的磁带机读写驱动程序,开始手工输入编译。
不过运算所的人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这还麻烦?你是没被M-3的主控制台和纸带输入机毒打过。
但是厉所长和池总工他们,可就不这么想了。
“.”
然后启动读取指令,启动了录音机的放音功能。
高振东操作录音机的按键,把磁带倒退回去。
随着磁带“沙沙”的走动声,刚才输入进去的程序一行行的在屏幕上跳出来。
池总工的脑子转得非常快:“托你的通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福,我们完全可以用磁芯或者晶体管存储器做内存,要求高的机器磁芯做主存、磁带做外存,要求低的,甚至这个东西都能做主存了。”
请运算所的同志随便输入了一段程序,高振东启动了写入指令,然后手工启动了录音机的录音功能。
第四:“我同意。”
“至于仿制的问题,就由所里自行安排了。”
高振东一条一条的往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