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23章 平定西北(一)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23章 平定西北(一)

    韩奇卸任蜀省总督之后,从蓉城出发,前往凤翔府,一路上的辛苦自不必提。

事实上,随着周进一系先后平定江南和辽东等地,统一天下的大势便已经初步形成,自此以后,无论是盘踞凤翔府的袁绵侯,还是盘踞金城的李补之,不管他们心中是否有些不甘,但他们对于投降周进一系,却也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尤其是蜀地平定之后,袁绵侯看到当年流民军的两位大佬李鸿基和张敬轩二人,都被押送到金陵受审,虽然最后考虑到种种因素,没有治他们的罪过,但李、张二人,从此泯然众人,却已成为了不可更改的事实,这一切,都让袁绵侯心生无力之感。

李鸿基还好,经过一番培训后,好歹掌管一府之地,保留了一份必要的体面。那个张敬轩,却留在金陵,成为了一个刽子手的小头目。

他虽然衣食无忧,偶尔还能从受刑者家属手中,拿到一笔孝敬银子,但一想到曾经威风凛凛、统治蜀地的大西皇帝,躲在天牢里忍辱偷生,袁绵侯便再也没有了那些不应有的心思。

早投降,并且主动投降,才能保留一份基本的体面,继续维持养尊处优的生活,要不然,怕是全家人的身家性命都要折进去呀。

为了表明自己的投降诚意,袁绵侯早在几年前,就向金陵新民朝廷表达了诚心归降的意愿,而且早在金陵新民朝廷的使者到来之前,就主动奉金陵新民朝廷为正朔,且采用了金陵新民朝廷的年号、历法和官制,推行金陵新民朝廷所倡导的相关政策措施。

除了袁绵侯本人,自称为署理凤翔总兵,掌管军事之外,凤翔府自知府以下,全都由当地士人临时代理,袁绵侯毫不恋栈、一心归降的心情,竟然如此迫切。

以至于李信担任新编陕军总兵时,都找不到理由向凤翔府进攻,人家都言必称归降了,你还好意思挑起事端吗?

在这种形势下,李信便向金陵新民朝廷汇报,恳请内阁早日派出使者,前来西北招降袁绵侯、李过之二人,以便彻底平定西北。

但金陵新民朝廷对于招降袁绵侯、李过之二人,却有着不同的意见。

不是说,金陵新民朝廷不想平定西北而是不想这么早平定西北。

原因是,自凤翔府以西至金城一带,民生经济太落后了,早一些招降,便须得早一些向凤翔、金城等地,提供足额的钱粮支持。

天下初定,各地都刚从持续多年的战乱之中缓慢恢复过来,都需要金陵新民朝廷投入大量的钱粮资源,安顿流民,组织垦荒,开展基建,花钱如流水,一起片刻之间,难免有些捉襟见肘之感,对于袁绵侯、李过之二人治下的凤翔、金城等地,便想着先缓一缓再说。

金陵新民朝廷的这种复杂心态,李信揣摩到了一些,但韩奇在蜀地坐镇数年之久,不曾关注这里面的复杂情由,他父亲韩老三虽然对此心知肚明,但因为韩奇>>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借住闺蜜家,被她的黑道小叔看上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霍格沃兹之马尔福崛起冻死风雪夜,重生真嫡女虐翻全家大造化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