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李鸿基大人的委托,特来与将军交涉。”那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显然是对韩老三极为畏惧。
随后,他又转向李信,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李将军,好久不见啊,您还记得小人吧。”
李信看着眼前的宋康年,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想当年,自己在李鸿基麾下时,宋康年等人没少排挤他,后来还怂恿李鸿基给他送了个“海昏侯”的侮辱性头衔。那时候,李信在军中处处受限,心中满是愤懑。
如今,时过境迁,自己已经成为金陵新民朝廷的高级将领,而宋康年却落魄至此。
李信本有心为难宋康年一回,报当年的私人恩怨。可看到宋康年这副破破烂烂、神情猥琐谄媚的样子,他心中的那股火气却莫名地消了下去。
他心想,自己如今地位尊崇,宋康年能不能在这乱世中侥幸逃过一劫、留下一条小命还不一定,又何必再去跟他计较呢。
韩老三看着跪在地上的宋康年,皱了皱眉头,语气平淡地说道:“起来说话吧,有什么事,直说。”
宋康年连忙站起身来,弓着腰,小心翼翼地说道:“是这样的,我们大顺军愿意投降,而要求也很简单,仅需要将川蜀行省一府之地划给大顺方面即可。”
韩老三听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思考片刻后说道:“稍等两天,等议政院张安世大人过来后,再给你们一个回复。”
宋康年一听,心中虽然有些焦急,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点头哈腰地应道:“是,是,小人静候佳音。”
两天后,张安世和韩奇抵达了营地。韩老三见到张安世,立刻迎了上去,寒暄过后,便将这几日与宋康年交涉的情况做了简要汇报。
张安世听完,微微点头,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份调令,笑着对韩老三说:“韩将军,这是经过陛下签字同意的调令,调你为议政院议政大臣。”
韩老三一听,心中大喜,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连忙接过调令,说道:“多谢陛下,多谢张大人!议政院比起内阁来说,相对较为清闲,看来我以后便可以安心享福了。”
张安世笑道:“韩将军,此次调任,你怕不是享福,而是要去挑大梁了。柳芳大人代理议政院院长,忙得不得了,早就嚷嚷着要换一个人来做了。”
韩老三连忙谦虚道:“不敢不敢。我倒是想呢,就是资历方面差了一点,哪有刚出任议政院大臣,便做议政院院长的道理!”
说完,韩老三又与李信、韩奇等人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喜滋滋地奔赴金陵上任去了。而蜀地的战和事宜,便由张安世接掌。
张安世安排好一切后,便命人将宋康年以及大西军的使者一同叫到了营帐中。
宋康年和大西军使者一进营帐,便感觉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张安世坐在主位上,神色威严,韩奇和李信则站在两侧,目光冷峻。
张安世看着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