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诸部便要围绕着北平城,到处打草谷,若是敌人真到了通路镇烧杀抢掠,这可如何是好?难道还能指望他们满怀仁义道德,不杀普通老百姓吗?”
周进说得口干舌燥,根本说不通周大福。在周大福看来,女真诸部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才数十万人口,满打满算,又能凑出多少兵丁,给他们几个胆子,敢直接杀到北平城下?
周大福认为周进这厮,纯属无中生有,故意耸人听闻。
周进第一次劝说,便这样无功而返。
周进第二次来到通路镇,便调整了劝说对象。既然便宜父亲周大福说不听,那就做便宜继母赵欢的工作,把她的思想说通了就行。
赵欢是宛平县典史赵顺昌的女儿,从小在北平城中长大,要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当然更喜欢北平城中的繁华生活,只是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更不用说,她唯一的宝贝儿子周益,现就住在桃花巷周进那里。她平日里在家时,对这个孩子十分想念,只是忧心他的学业,强忍着罢了。
现在听到周进说起,女真诸部狼子野心,意图南下,届时连北平城下,也有可能战火连绵之时,赵欢虽然心中也不相信,认为周进是在夸大其词,但她却不介意以此为借口,向周大福发难。
“你不怕死,那我还怕死呢。我就搞不懂,这良田千顷,别人也带不走一分一厘。还不如随便安排几个庄头,在这里照管着,我们便搬到北平城中生活,也可以更加方便地照顾周益这孩子,省得他被城里的花花世界迷了眼,跟着人学坏了。”赵欢大声说道。
周大福却据理力争道,“不是有他哥哥周进负责监管吗?况且他至少每个月回来一次,见识和谈吐,一次比一次要强。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要是贪图享乐,但去无妨,反正我是不打算住到城里去。”
夫妻俩头一次闹得不欢而散。
不过,周大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仅是赵欢这个续弦夫人想要搬到北平城中,他房中另一名爱妾刘三姨娘,也想搬到北平城中。
刘三姨娘的老母亲和弟弟刘玉石,现就住在荣国府后街小巷之中。刘玉石和章平结婚后,很快生下了一个男孩子。刘三姨娘忧心她母亲操劳过度,早就想多去看望几次了,奈何出行不便,只能作罢。
现如今,听说夫人赵欢想要搬到北平城中,她当然也乐意在一旁敲上一通边鼓。
由于身份所限,她虽然不敢和周大福争执一番,但是她在周大福面前黯然神伤,却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天晚饭过后,周大福在娇妻赵欢那里讨了一个没趣,便打算来到刘三姨娘房中,发泄心头火气。
刘三姨娘却蹙着眉,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哽咽道:“老爷,妾身自打进了门,便一直尽心尽力地侍奉老爷,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妾身的老母亲和胞弟都住在城中,胞弟刘玉石忙于工作,常年在外奔波,院子里仅有我那个老母亲、弟妹章平和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