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他跟随皇甫嵩入凉州作战,受皇甫嵩言传身教,将曾经的从军经验同指挥作战联系起来,近年来虽只留守皇宫,但各类典籍兵书他可一点都没少看。
见鲜于银赞同他的观点,关羽又道:“既要撤退,便不必耽误时间,在塞外多一日就多一日的风险,现在便调转方向。”
鲜于银欣赏关羽的果断,却又忧心地说道:“府君撤军自是无妨,只是以我对吕奉先的了解,他面对此等斩获,只怕不愿退军。还需想办法通知他为妙。”
关羽不解地问道:“我听闻吕奉先素来善战,其凭借军功才得以为上谷都尉,和他是右北平太守之义子没有关系……”
“府君所言不假。”
“可既是知兵之人,其作战之时难道不知考虑敌情吗?应不至于不知进退吧!”关羽有些疑惑,在他看来,如今出塞的两支汉军已经失去了他们原本谋划中的隐蔽性,退兵应是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事,至多晚个一两日而已。
鲜于银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关羽虽懂军事,却不懂吕布。
鲜于银解释说:“吕奉先作战的确勇猛非凡,如今塞外鲜卑闻其名而色变。”
“然而,人无完人,吕奉先因其过于勇猛,所以遇事往往想要靠着武力解决问题,此前他与府君在将军府前对峙,只怕还存了和府君比一比武勇的意图。”
“这我倒不惧他。”关羽提醒道。
这点鲜于银倒是认同,在刚出塞的那几场作战中,眼前这位关府君身先士卒的勇武模样,丝毫不逊于吕布。
“所以他就算明知道鲜卑人的意图,只怕也会想着先与鲜卑打过一场。”
关羽一愣,他虽勇力过人,但他深受皇甫嵩影响,并不赞同此等匹夫之勇的行为。
他忍不住问道:“他一直这么勇猛的吗?”
“近些年竟没发生过意外?”
鲜于银摇头道:“吕奉先屡战屡胜,且多有以少胜多之举,其麾下将士皆闻战则喜。”
“平心而论,吕奉先单凭这份勇力,但凡改一改性子,前途不可限量!”
关羽细想之后,也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因为一直在胜。
不仅吕布他们自己觉得自己战无不胜,鲜卑人也被他们打出了恐惧,两相叠加,还有双方实际上的装备差距,便有了吕布多次率军以少胜多的壮举。
只是此次不比以往,以前就算出塞也不会太远,而现在若是耽误时间,极有可能落入鲜卑的包围圈中。
最终,关羽与鲜于银决定先去向吕布的方位靠拢,同时四散探马。若是碰到鲜卑人的眼线,能杀则杀,杀不掉则作势南下归塞,以欺骗鲜卑。
关羽打定主意,若是搜索两日无果后,不管吕布是继续深入还是已经撤回,他都要撤军。
另一边,吕布也在向东靠近关羽的路上。
他骑在马上,忽然想起了一事,问高顺道:“出塞这一路上,似乎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