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告诉他,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到处都是3K党,黑人球员必须用枪来保护自己。
门罗不想在一个满是3K党的城市打球,于是他拒绝了步行者的邀请。
之后,门罗和自己的经纪人拉里-弗莱舍商量,希望能去洛杉矶湖人。
他向往加州的阳光和沙滩,也希望能和杰里-韦斯特、威尔特-张伯伦这样的巨星合作。
或者去费城76人也行,他的家乡就在费城,夏天他刚刚在费城买了一辆劳斯莱斯。
但在经过几周的拉扯后,巴尔的摩子弹却将厄尔-门罗交易去了子弹队的死敌——纽约尼克斯。
原因有两个,一是只有尼克斯愿意在这笔交易中给子弹队合同补偿,二是波林故意要恶心厄尔-门罗。
60、70年代,子弹和尼克斯之间仇怨很深,1969-1971年,两队连续三年在季后赛相遇,子弹一胜两负。
门罗被送去尼克斯,在球迷看来就是妥妥的叛逃,门罗在巴尔的摩地区成了众人唾弃的叛徒。
可实际上,门罗在这笔交易中是没有什么主导权的,老板想将他送去哪儿,他只能去哪儿。
事后,波林继续和门罗打口水仗,声称门罗自私自利,不为球队着想,拆散了冠军级别的球队。
他还拿杰里-韦斯特作为对比,说杰里-韦斯特在湖人,就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而门罗说韦斯特是白人,他不用为了退休后的生存而烦恼,自己是黑人,必须赚足够的钱养老。
门罗来到尼克斯后,1972年到1974年,双方再度三次在季后赛相遇,这回没有了门罗的子弹三战皆负,且次次死在门罗刀下。
手刃旧主还拿到一座总冠军奖杯,门罗算是报了巴尔的摩子弹恶心自己的一箭之仇。
时过境迁,门罗的情况在查尔斯-巴克利身上再度发生。
同样是带队杀入过总决赛,同样是功亏一篑,同样是逼宫交易。
不同的是,门罗希望拿到更多钱,如果子弹愿意给他大合同,门罗是很愿意留下的。
而巴克利不缺钱,时代不同了,像巴克利这样的NBA明星可以靠代言、广告、球鞋合同挣钱。
Avia给他的合同金额不比他的球员合同小多少,当代NBA顶流球星不再那么依赖球员合同。
巴克利想要的是总冠军,他想重新品尝总决赛的滋味,重返总决赛舞台,以及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这次波林吸取了门罗的教训,他将查尔斯-巴克利送去了西部,而不是留在东部恶心自己。
可即便巴克利去了西部的菲尼克斯,他和子弹队之间的嘴仗始终不停。
巴克利不断吐槽华盛顿的篮球氛围多么糟糕,球队在引援、建设上一无是处,球衣审美一塌糊涂等等。
而波林指责巴克利狂妄自大,对教练、队友不尊重,以及饭量巨大,吃的多拉的多。
这种嘴仗随着菲尼克斯太阳新赛季战绩的一路走高而渐渐减弱。
甘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