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宴席,并且拿出了刘封所赐,自己珍藏的霜糖,泡成蜜水邀请徐晃享用。
蜜水的甘甜惊讶到了徐晃,作为一个武将,他可太清楚霜糖的作用了,这可是在关键时刻可是能救命的宝贝,没想到高顺竟然舍得拿出来招待自己,当真是冷面热心之人。
当刘封入帐之后,高顺赶忙站起身给刘封介绍起徐晃,而后者也赶忙起身冲着刘封行礼。
“少主,这位将军乃是徐晃徐公明,虽是白波中人,却洁身自好,又精通兵法,治军严整,乃是良才美玉也。”
高顺对徐晃很是推崇,并毫不遮掩的向刘封卖力推荐。
一旁的徐晃虽然端坐无言,可眼神中却饱含感激之情。
刘封心中也是暗喜,再看看徐晃端坐不动的样子,大概就明白这次挖角的成功几率有多大了。
想想当初去曹豹家推销自己,那时候何等艰难,后来第一波征辟的也大多都是武人,因为他们缺乏上升的渠道。
可即便这样,也是托了老爹徐州牧的牌子,否则徐盛、周泰、蒋钦他们凭什么认你刘封?更别说鲁肃、刘晔这些豪强文士了。
可现在,刘封都不用推荐自己,徐晃反倒是希望能入自己的眼界了。
可见徐州刘备这四個字,已经真正进入了整个大汉人心中了。
能做到这一点,委实是不容易的。
对于徐晃,刘封也很是喜爱。
徐晃和高顺确实比较相像,这种将军胜在稳重,不多事,关键时刻又能支撑大局。
二爷当年兵败樊城,徐晃可是立下了大功。
就连曹操都夸赞徐晃“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
徐晃的战绩让曹操硬生生的创造出了一个成语——长驱直入。
也正是徐晃在襄樊的奋战和胜利,才真正让曹魏的荆州乃至整个中原战局转危为安。
“在下刘封,见过徐都尉。”
刘封起身,竟不以身份自居,冲着徐晃行了一礼。
徐晃赶忙再度回拜:“在下徐晃,当不得公子如此大礼。”
“徐都尉何其自谦。”
刘封笑着邀请对方重新入座,随后故意问道:“我闻徐都尉乃是河东本地人?”
“正是。”
徐晃正色答道:“晃乃是河东杨县人,年轻时曾在郡中为郡吏,后追随兴义将军讨伐贼寇有功,被举为骑都尉。”
白波军起义就是在河东本地起义的,里面有大量的河东本地的豪强和郡吏参加。虽然只是黄巾军的分支,但声势却丝毫不逊色于中原黄巾军,甚至几度威胁到过东汉首都洛阳。
白波军虽然击败过西凉军,但最终还是没能坚持住,最终分崩离析。
像杨奉这样的军头,有的投奔了西凉军,比如杨奉本人,就成为了李傕的部将。
有的本来就是河东本地的豪强,比如韩暹、胡才、李乐这些,则留在了河东本地。
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