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张杨表情变幻,一会心动,一会忧心的时候,他的单方面心腹谋主董昭到了。
对于董昭,张杨是非常信任的,甚至不惜得罪袁绍也要将董昭扣留在河内,为自己效力。
单说辨才的眼光,张杨在这点上做的是不错的。
只是可惜的是,张杨高估了自己在董昭眼里的价值,更低估了董昭对于他扣留自己的怨气。
以董昭的智慧和手段,简直把张杨玩成了稚童一般,甚至比贾诩骗张绣还过分。
贾诩好歹还帮张绣报了仇,给了曹操一个一炮害三贤的教训。
可董昭由始至终都把张杨当成个垫脚砖,全用来给自己心里的偶像明主曹操添砖加瓦了。
“公仁来了?快快入座!”
张杨看见董昭后,立刻直起身邀请道。
对于董昭,张杨其实是相当不错的,除了阻拦了他继续南下离开河北外,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先是举荐对方为骑都尉,随后又屡次委以重任。
初平三年,曹操派治中王必前往长安朝觐天子,结果张杨直接拦下对方,不但不让王必通过,还把他给直接扣留了。
此时,正是董昭挺身而出,一番鼓吹曹操,数他为天下英雄之最,并且预言袁曹不可能长期联盟,迟早会破盟大战,到时候站队谁对河内就很重要了。
这番话说是忽悠,其实本身还是拿自己的信誉和才能给曹操做背书。
张杨最后信的并不是曹操,而是他董昭。
如此大事,张杨都托付于董昭,可见张杨也是条舔狗。
董昭长的有些肥胖,尤其是一张脸,圆滚滚的,一对眼睛跟個绿豆似的镶嵌在胖脸上,要不是那双眼睛太过明亮,几乎要小的可以忽略了。
董昭刚一坐下,就主动发问起来:“明公,可是为关东勤王军忧愁?”
张杨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直接把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担心联军假途灭虢,趁机灭了自己。
“明公此言,过于可笑!”
董昭直接对着张杨开起了嘲讽:“明公以为河内为宝地,担忧别人来抢夺。岂不知在别人眼中,河内不过一鸡肋,有山珍海味,鱼脍珍馐于眼前,谁又会多看一眼鸡肋呢?”
对于董昭的嘲讽,张杨竟不怒反喜:“公仁,此话何解?”
“明公,三日之前,您还在询问昭如何西去勤王,如何能在天子跟前脱颖而出?”
董昭胖乎乎的脸上挂着笑容,看起来富态的很,他继续说道:“就连明公您都想要在天子面前挣个脸面,更何况中原群雄乎?”
听了董昭的话,张杨尴尬的笑了起来。
董昭这话已经是客气了,现在想去勤王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羡慕死了西凉武人的地位,想有样学样呢。
就算是他张杨,也是想去天子面前捞点好处,至不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