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先朝父亲和宾客行了个礼,随后对着张昭说道:“父亲,州府轩车又至。”
来客两位三十岁左右的文士,其一乃是方正之人,另一人则面容柔和,从面相来看,两人似乎截然相反。
其中面容方正之人率先冲着张昭恭贺道:“恭喜子布公,方伯相招,必是重用,子布公当可辅佐明主,一展所长。”
随后,面容柔和之人也紧跟着恭贺道:“宝坚兄所言甚是,子布公可自去迎接州使,我等暂且告退。”
没想到张昭脸上不但没有喜色,反而露出了苦笑。
这一幕让两位客人很是诧异,心生疑惑,却没法开口相询。
最后倒是张昭主动开口道:“宝坚、季弼,汝二人刚从江东回返,不知前情。此次轩车相招,已是方伯第入主徐州之后,第三次派人征辟老夫了。”
原来张昭面前的两位客人,正是广陵本地名士徐宣、陈矫。
徐宣本人就是广陵海西人,为了躲避战火,才前往江东避难。
陈矫则是广陵东阳人,也一样为了躲避战火,在江东避难。
而徐宣和陈矫这次回来的原因也是一样,两人都收到了孙策的征辟。
不论是徐宣还是陈矫,都看不上孙策和孙家,又有孙坚的前车之鉴,于是两人悄悄的离开了寓居之处,重新过江,返回家园。
陈矫和徐宣算是面面之交,关系并不亲近,这也和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历史上两人就在广陵齐名,而且一同在陈登手下干事。
只是徐宣一直很讨厌陈矫,彼此之间并不和睦。
不过史料记载,倒是徐宣一直在斥责陈矫,而陈矫则隐忍不发,也可能是因为徐宣内直外方,言之有物,每每所举之过,皆是陈矫所犯,而自身却有清廉持正,陈矫就是想反击也找不到下手点。
而徐宣之所以看不起陈矫,还是因为陈矫的出身。
陈家本姓其实并不姓陈,而是姓刘,却因为过继给母族,所以改姓了陈。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话,徐宣未必会对陈矫有如此之大的敌意,可偏偏陈矫却娶了他本族刘家的女子为妻,这一点让内直外方的徐宣如何能接受得了。
在徐宣看来,说陈矫乱伦都不为过的。
对于徐宣的指责,陈矫也只能唾面自干,毕竟这個事情确实是他做的不对。
陈矫的两个儿子也非常有意思,分别把陈矫矛盾性格中的两个极端给继承的淋漓尽致。
长子陈本,继承了陈矫纯朴、务实的个性,次子陈骞,则继承了陈矫性格中深谋,利己的一面。
听到张昭说这是刘备第三次征召他了,徐宣和陈矫的反应略有不同。
徐宣眉头紧皱,似有话要说,而陈矫则是面露震惊,目显艳羡。
徐宣果然没忍耐多久,直接开口道:“宣有一问,如鲠在喉,还请子布公不吝解答。”
张昭既然愿意把这事告诉徐宣,就知道对方必定会有话要说,也不意外,直接点头道:“宝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