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朱元璋紧盯天幕,手里的面饼都捏得变形。
一旁小声交谈的母子也停止说悄悄话,同样看向天幕。
……
【康熙迁就官员,允许适当贪污,是觉得他们俸禄过低,无法正常生活。】
【雍正要振兴,开始并未顾及这些。】
【了解情况后,雍正就着手改革这一弊端,免得君臣异心。】
【湖广总督杨宗仁提出施行耗羡归公。】
【原先的耗羡本是地方官私自征用,杨宗仁提出的思路是:交给布政司统一管理,专作公事费用,谁需要拨给谁。】
【地方上的公示开销,与其让官员们暗中勒派百姓,不如让州县官在原有耗羡银内节省出两成,交给布政司库房,专门用于公事开销,此外绝不允许再有派捐。】
【山西巡抚诺岷因为该省火耗问题严重,要求将山西各州县全年所得的耗羡银,通通上缴布政司库房,一部分用作抵扣没有着落的往日亏空,一部分用作给官员提高俸禄,作养廉银。】
【雍正愉快地答应了诺岷的请示,批准在山西全面铺开。】
【在雍正的支持下,耗羡归公、养廉银试点改革先行在山西、河南实行。】
【眼看要破解这困扰大清国多年的腐败难题,没想到这场改革却遭到大多数官员的反对。】
【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大辩论开始了。】
……
朱元璋下意识的咧了咧嘴。
养廉?
你不纯扯淡吗!
宋朝不比你有钱?他们贪的少了?
“还以为有什么高见……”
老朱低头,啃着面饼嘟囔着。
马皇后与朱标对视了一眼。
朱标对马皇后摇了摇头。
马皇后按下心绪。
朱标则看着天幕里召集大臣辩论的雍正,目露欣赏与遗憾。
耗羡归公,这是大功德!
那些官员再也不能竭小民衣食之资,供官司奴隶之用。
但目前不合时宜……因为……
他看了一眼一言不发闷头狂吃的老朱。
此时大明的税收制度还没有改。
……
【雍正命大臣召开会议讨论。】
【内阁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