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九十五章:康熙盛世…还是不盛世呢?

第六百九十五章:康熙盛世…还是不盛世呢?

认知受到了挑战。

    打仗=花钱

    那花钱就一定要挣钱。

    朝廷怎么挣钱?

    提高税赋咯。

    “但总归是一件好事吧?”

    ……

    “好事你个球啊。”

    李隆基看着杨玉环,恨铁不成钢道:

    “怎么?想事情只考虑一时不考虑万世啊?”

    “这不就是犯了朱元璋的错误吗!”

    杨玉环梗着脖子道:“你说那些大道理我不懂,你就说不管国家人口增长多少,永远不再增加税收这事你能做到吗!”

    “做不到就不要!”

    李隆基气得两根手指一夹,一把捏住那叭叭不停的小嘴。

    “朕问你,后面物价开始上涨,税收却不涨,国家的税收是正常还是亏损?”

    杨玉环对眼看着自己被捏起的嘟嘟嘴,又看了一眼李隆基。

    李隆基嫌弃的送开手指,杨玉环仰着修长脖颈,大声道:

    “不知道!”

    李隆基气乐了,

    啥都不知道,还啥都敢说。

    “行,那朕就告诉。”

    “如果物价涨了三倍但税收却不能同步增长,这也就意味国家的税收相当于缩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二,它还能正常运行吗?!”

    “而国家一旦有重大突发事件,这种固化财政系统它能支持吗?”

    “当人口越来越多,供养的人越来越多,财政支出的需要也会不断增加。”

    “但皇帝又限制了永不加赋,不能再加税,地方官员会不会拼命在朝廷无法公开监管的“费”上想办法?”

    “最后,百姓承受的实际税费只会比其实更高。”

    杨玉环听得发懵,只能嗫嚅道:“那……永不加赋……是个幌子?”

    李隆基看着她这幅模样,无奈极了。

    “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

    “只能说政策是好的,但限制的太死了……”

    “再者说,这也是后面的事了,最起码对当时的百姓是好事。”

    ……

    {冷不丁一看,这事很好对吧。但要知道另一件事。}{明万历初年与清康熙末年的人丁数和征税田土数大体相当,而赋税收入却相差悬殊。}{清初常年赋税,仅地丁钱粮一项即高达三千万万两,几与明末赋税常额加上三饷总和相等。}{康熙之能实行大量蠲免,根本原因即在于高额赋税远远超出地方百姓的承受能力。}{而所谓蠲免,实则是将竭泽而渔亦无法征得的亏欠转化为朝廷恩惠。}{康熙在理智清明之时,未尝>>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奥特宿敌,但白月光万人迷驴二的风流往事大师姐她修无情道!!胎穿后她让战神化作绕指柔失明三年,玄学大佬封神回归重生千禧:从爸妈下岗开始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