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 158 章
“这么说,他们要一直顶着‘小矮子国’的名头了!”李清的脸上露出几分同情之色。
“倭国人素来奸猾,最是擅长见风使舵,可没你想象中那么老实!”武皇的语气有些冷硬。
李晏举起肉乎乎的小手,歪着脑袋疑惑地道:“倭国曾经得罪过阿婆吗?”
那么小一个国家,居然敢得罪阿婆耶,胆子还真大。
对此,武皇发出了一声冷哼。
她想起她初登皇位之时,地位不稳固,倭国使臣对她这个新皇便不大恭敬。
他们表面上对武皇点头哈腰,背地里却偷偷摸摸地与支持李弘的人接触,两头下注的想法简直昭然若揭。
后来,武皇以雷霆手段坐稳皇位,又兼李弘病故,倭国这才彻底收了心,开始真正做到表里如一,毕恭毕敬地对待武皇。
不过,武皇并没有对孩子们提及这段过往。
她向孩子们提及的是另一件事。
自汉朝以来,倭国一直以中原王朝的属国自居,定期派遣使臣来进行朝贡。
然而,随着倭国的发展,倭国天皇渐渐不满足于附属国的地位。
隋唐交替之际,对应的是倭国的“飞鸟时代”。
隋大业三年,倭国首任女天皇——推古天皇派遣使臣小野妹子向隋炀帝杨广递交国书,国书的开头便是“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无恙”①。
日出之处的天子指的是推古天皇自己,日落之处的天子指的是隋炀帝。
在这句话中,推古天皇无疑是将自己摆在了与隋炀帝同等的位置,不再以隋朝的臣下自居。
据说,隋炀帝在收到这封书信之后大发雷霆。不过,他再恼火也没用,隋朝和倭国毕竟隔着海呢,想要派军队打过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倭国使者见隋炀帝当真恼了,便寻了个由头,说是倭国之人不精通汉文,表达有误,这才勉强将这尴尬的场面敷衍了过去。
当时的隋朝官员表面上信了这番话,心中怎么想的,不得而知。武皇在回顾这段过往之时,对倭国使臣的说辞,却一个字都不信。
倭国这么做,无非是在试探隋炀帝的底线。
类似的情况,在大唐刚刚建立之时,也曾出现过。倭国的使臣看似谦卑,实际上心眼子可多了。
这也让武皇愈发坚信,倭国虽小,倭国天皇的野心却一点都不小。
武皇将两个孩子揽到自己的身边,对他们说道:“你们记住,我大周足够强盛之时,倭国会是我大周最忠实的臣下和奴仆,一旦我大周稍稍露出些疲软之态,就要当心倭国的反扑!”
她的目光渐渐变得犀利起来:“倭国可利用,而不可轻信。”
说起来,原本武皇是不怎么将倭国放在眼里的。
他们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