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要怎么才能咏出朗朗上口的诗句,又能以物言志了。
待考生们坐定之后,太女终于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考场。
她今日穿了一身红衫白裳的公服,瞧着十分干练。
与传言中一样,太女有着明丽的容颜,与极重的威势。
当她在他们面前站定之时,他们纷纷低下头,避免与她对视。
这是一个照面间发生的事,却让在场的考生们意识到,眼前之人,并非不知世事的公主,而是南征北战,在夺嫡之争中杀出重围的皇储。
太女虽然比他们中许多人还要年轻,但他们绝不可轻易小觑了她。
考生们心神一凛,开始向太女行礼。
“都起?*?*??()?()”
这时候,太女稍稍收起了身上的威势,面上露出三分笑意,倒是令人观之可亲。
“圣人与孤诚心求才,诸位能够通过初试,想必都是有一定才德之人。孤盼着你们能够通过殿试,为圣
人和孤效力!”
太女显然是个雷厉风行之人,
在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
她便直接切入主题。
“本次殿试的题目,
请诸位以秋海棠为题,
作诗一首!”
当考生们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后,她又道:“此外,请诸位以大唐与周边列国关系为题,写一篇策论!”
这个要求让在场的考生们都愣了愣。过去没听人说殿试考过策论啊!
不过,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在各处游学,是实干之人,便是在他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让他们当场写一篇策论出来,也难不倒他们。
一些考生在沉吟片刻之后,很快便提笔挥毫了起来。
他们先作诗,后写策论,写得越多,思路便越是顺畅。
而还有一部分人在作完诗之后,便开始抓耳挠腮起来,不知该从何处入手……
庭院周围明明有几百号人,此时却都静悄悄的。下人们在经过的时候,都不由放轻了脚步声,生怕影响到考官们答题。
不过,他们有这方面的顾忌,李令月却没有。
作为主考官,李令月可以自由地在考场中走来走去,品评众人的字迹,品评众人回答得如何,还可以顺带着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人作弊。
这不,有两个人企图偷看同期的试卷,就被李令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