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它们会从什么方向进入秦国都不知道。要防止蝗虫从韩赵魏入秦,最好的法子是直接从源头处解决问题。”
说着,她看向了身侧不远处的嬴政:“我秦国已有一定的剿灭蝗虫经验,陛下可主动派人协助这韩赵魏之地的农人剿灭蝗虫。如此一来,我秦国不仅可直截了当地解除威胁,还可在韩赵魏三地得个好名声。”
后世应对蝗灾的法子更多,饲养鸡鸭的农人可驱赶鸡鸭捕食蝗虫。贞观二年,长安遭遇蝗灾之时,李世民甚至还带头生吞蝗虫。有他做榜样,许多被吃了庄稼,活不下去的百姓也跟着抓蝗虫烤了吃。但这两种做法只能消灭有限的蝗虫。当蝗虫大举入境的时候,还是深挖壕沟,点烟火熏蝗虫更为实用。
若是李令月积分充沛,她甚至可以利用积分来兑换一次性的“无人机喷洒农药”服务。这法子虽成本极高,但也是发生蝗灾之后,灭蝗最为高效的法子。
蝗灾若发生在秦国境内,李令月或许真的会考虑咬咬牙,来上这么一遭。毕竟积分没了可以再赚,庄稼没了,不知多少秦国黔首要因此而饿死。到时候,她直接没了积分的来源。
可惜三晋之地路途太过遥远,李令月就是花光积分,也没有办法远程灭了蝗虫大军。再者,她在这儿辛辛苦苦帮着三晋之地剿灭蝗虫,回头三晋之地的国君若是把功劳揽在了他们自个儿的身上,说他们受到上天的眷顾,所以连上天都在帮他们,那李令月可就为他人做了嫁衣。
故而,这个法子李令月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直接略过了。
其实,要从根本上解决蝗灾,还是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这正是嬴政君臣目前在做的事。等到蝗灾发生之后,再考虑怎么灭掉它们,已是亡羊补牢之举。
李令月整理了一下思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恰好春季种下的土豆近日迎来了大丰收,李令月甚至劝嬴政在统计完秦国所需土豆与红薯之后,拿出一些多余的土豆与红薯作为赈灾粮,来救济三晋之地遭了灾荒的黔首。
对于她提议让秦国直接出面助三晋之地解决蝗灾一事,秦国的一些大臣们尚且还能理解。
但此刻,他们听闻李令月竟要劝秦王拿秦国的粮食来救济韩赵魏之地的黔首,他们顿时就坐不住了。
“王后,此举不可。如今这土豆与红薯还未遍及我秦国之地,收上来的土豆自然该拿去做种子,如此一?。?。??()?()”
在秦国大臣们看来,这位秦国新王后什么都好,就是有些不合时宜的仁心。这仁心,她不止对秦国的黔首有,对着六国之地的黔首,也同样有。
可事实上,六国之地的黔首,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何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