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年都有自然灾害发生,不是发生在这国便是那国。
若是发生在秦国,强大的粮食储备可让秦国安稳度过这些灾害,若是发生在他国,秦国便可以粮食来牵制那些国家。
李令月曾详细为嬴政阐述过,该如何以经济的形式来牵制他国。嬴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一向很强,自然很快便能从这方面来考虑问题了。
当然,嬴政也明白,想要做到这一点,秦国必定要有强大的
粮食储备量,
让其余国家逐渐依赖于从秦国进口粮食,
目前秦国的粮食储备粮还远远做不到这一点。
嬴政心头一片火热。
看样子,
他得想法子尽快扩大秦国的粮食生产量了。与之相比,
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产业,可以渐渐移交给山东六国。
比方说,手纸与宣纸。
印刷术还需要掌握在秦国的手中,以确保秦国对“纸质出版物”的话语权,但手纸与宣纸这类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线,却可以移交给六国。
正好秦国已经因为手纸与宣纸等物,从六国国君和贵族身上狠狠捞了不止一笔了。这羊毛再继续薅下去,只怕六国国君和勋贵就要顶不住了。
在这时候,秦王若是肯将造纸厂搬到山东六国去,减少六国国君和贵族的用纸成本,他们定然是乐意的。
届时,六国出了场地,出了人,秦国赚了钱,赚了名声,还能为六国黔首提供工作岗位,以此来归拢六国之地的民心。而秦国的黔首们也不必再为来自六国的订单而赶工,自然能腾出手来种植小麦、红薯等作物。
考虑到这次,蒙恬与李信从大月氏、匈奴等部带了不少牛羊回来,这些牛羊也需要人来养……
未来的规划,在嬴政心中渐渐成型。
李令月一看到嬴政这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就知道他的思维肯定已经发散到秦国粮满仓之后,他该如何利用粮食的优势来攻略六国了。
嬴政虽放弃了直接对六国之地动兵,但他骨子里还是那个想要吞并天下的秦王,有任何可以削弱六国,壮大己身的机会,他都不会错过。
她也没有去干涉嬴政的思路,只等着嬴政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才对他道:“除了红薯之外,我还在试验田中种下了土豆、玉米。此二物都极为高产,只是,我手中这些东西数量不多,只够留个种。想要让这些作物在秦国境内扩散开来,还需要陛下花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