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与芈启进行了一场会面,谁也不知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
唯有他们的心腹能看得出来,他们在离开的时候,面上的表情都颇为满意。
楚王悍过世的第二天,楚国朝廷上下便因楚王的继位人选,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楚考烈王留给楚王悍的班底说,楚王悍才是最正统的继承人。如今楚王悍既没了,自然该由他一母同胞的弟弟继位为王。这些人已在楚王悍身上倾注了不少资源,唯有接着支持公子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的利益。
屈、景、昭三家的人则跳出来说,李太后与春申君关系暧昧,楚王悍与公子犹血统存疑,应当立公子负刍为新任楚王。
听到这话的春申君当即便凉凉地开口道:“这话你们骗骗自己就行了,连先王都不曾怀疑过楚王悍与公子犹的血统,你们难道比先王更清楚他的房中事吗?”
“这么说,春申君是打算支持公子犹?”有人问。
“不,我支持公子启。”春申君的一席话在楚国朝臣们之中激起了千层浪。
有人用不敢置信的目光看着春申君:“你疯了,居然去支持一个秦人!你若让他上位,日后,这楚国究竟是楚人的楚国,还是秦人的楚国?!”
“公子启不是秦人,他身上流有先王的血脉,是我楚国尊贵的公子。”
“可先王根本不曾承认过他这个儿子!”
“无论先王承认与否,公子启都是他的儿子,这一点毋庸置疑。况且,人的想法都是会变的。如今随着诸位公子年岁渐长,才干尽显,先王后悔了。他曾与我说过,若是当初他继位之后,选择将公子启接回来就好了。公子启的才能远在其余公子之上,有他在,定能稳住楚国。否则,你们以为先王临终之前,为何要强撑着病体给公子启留下一封书信?”
说到这里,黄歇拿出了楚考烈王交予他的那封“遗书”。
那本是楚考烈王拿来算计芈启和秦王之物,如今,却成了楚考烈王中意芈启这个儿子的证明。
这封书信上的字迹,的确是楚考烈王的字迹,只是内容与芈启和蔡泽看到的那封书信早已大相径庭。
楚国朝臣们将那封书信传阅了一遍,只见上头写着一个父亲临终之前对亏欠多年的儿子的关怀之语。
末了,楚考烈王请芈启留下来,襄助他的弟弟治理楚国。若他弟弟实在不肖,将楚国治理得乌烟瘴气,芈启可取而代之……
“不,这太荒谬了,我不相信先王会留下这样的书信!”
屈氏这一代的家主对黄歇说道:“这封书信的存在只有先王与你知道,谁知你是不是无中生有!依照你对先王的熟悉程度,伪造书信也不是不可能!”
黄歇皱着眉道:“我与公子启素无交集,更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