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大面积绝收。
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粮了。
以至于东汉末年以人肉为军粮的事情屡见不鲜。
曹操把徐州屠了,粮食全部收集起来,都不够军队所需。
最后也不得不以人肉为军粮。
因为就连军队,都搜刮不出多少军粮了,可见粮食短缺到何种地步。
这种大规模食用人肉的情况,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这些情况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
一部分是陈景恪为了让他们重视温寒变,特意给他们讲的。
还有一部分是他自己为了证实温寒变真伪,翻越史料时看到的。
东汉中晚期的情况确实触目惊心。
作为君主,他难免会带入其中,如果换成大明面临这样的天灾,该怎么做?答案让他很沮丧,没有任何更好的办法。
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一次次天灾的打击下,耗尽最后一点家底。
然后失去对地方的控制,重演东汉末年的惨剧。
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出现,他才会积极的支持新政,支持经营南洋。
摊丁入亩、税改等等政策,他也不顾反对铁腕推行。
陕北高原和河套地区的种草植树,每年需要朝廷填进去几百万贯钱粮。
却几乎看不见任何收益。
已经不知道多少人拿此事指责朝廷,他始终不为所动。
其目的,就是为了趁现在朝廷强势,多为子孙积累一些资本。
现在多积累一点,子孙手中的底牌就厚一点。
就多一分熬过去的希望。
至不济也能多支撑几年。
现在,陈景恪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用军队去对抗天灾。
这种方法可行吗?答案是……貌似可行。
再严重的天灾,如果有足够的力量去救助,都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可是,面对波及数省的灾难,一般的力量就是杯水车薪。
只有集万众之力才有效果。
有人说了,可以临时征调民夫啊。
可征用民夫需要时间,管理这么多民夫,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行政成本。
还需要对民夫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配合,如何去救治人。
火都烧到眉毛了,哪有那个时间?
等朝廷把民夫组织好,灾情早已经过去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征用民夫,也会让没有受灾的地方,因为缺少劳动力导致庄稼减产。
其他的什么以工代赈啊之类的,那都是天灾过去之后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