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57章 良善者难成大事

第257章 良善者难成大事

    成功说服朱元璋,陈景恪心中长长舒了口气,继而升起强烈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这不是他第一次说服朱元璋,但绝对是最困难最没把握的一次。

    这次的话题看似因雇工保障制度而起,实际上的内核是为百姓松绑。

    百姓一般不愿意离开家乡,一是朝廷律法的限制,二是离开了乡土就彻底没了依靠。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就是,在古代流民不算人。

    不到绝路,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现在朝廷在法律上给了‘流民’保护,就会变相的刺激一部分人流动起来。

    允许人口流动,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以前他的改革看似激进,实则都能在历史上找到相似的事情做参考。

    黄河改道,朱元璋自己就能看到其中的好处。

    宝钞新政,是对宝钞制度的完善。

    摊丁入亩,看似很激进,实则并不算特别新鲜。

    要说激进,还要属汉文帝,直接就将农业税给废除了。

    虽然最后难逃人亡政息的命运,但也给世人打了个样。

    人头税虽然没有被正式废除过,但‘免除某地丁税’这样的善政,历朝历代发生过不知道多少次。

    况且摊丁入亩的好处,也是可以预见到的。

    其它的新政也大多如此。

    要么就是可以预见到好坏,要么就是能从前人那里借到一些经验。

    但商业联盟计划和放宽对百姓的限制,这没有什么先例可言,更和历史留下的经验背道而驰。

    商业向来是被打压的对象,重农抑商是施行了几千年的政策。

    限制百姓流动,既可以防止百姓聚集造反,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治安问题。

    很简单的道理,熟人社会,谁犯罪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果是外来人犯罪,一打听有没有外来人就能锁定大致目标了。

    朱元璋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长大后读书识字,学到的管理经验也全是这一类的。

    他的内心,已经被这种思想占据,很难改变。

    而朱元璋有多固执,了解过他历史的人都知道。

    想要说服他去做完全违背自己的认知事情,是非常困难的。

    而这对陈景恪来说又非常重要。

    工业化是历史的趋势,无可阻挡。

    大明固步自封,西方照样会继续做。

    不想重演挨打的局面,就要主动去追求。

    而想要工业化,就要发展工商业,要放开对人身的禁锢。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小娇狐超好孕,绝嗣大佬宠疯了让你当法师,没让你培育九尾神狐太虚至尊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重生之推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