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能力我是认可的,人品也信得过,举荐你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要求,就是希望日后你能照拂一下我的后辈。”
邱广安自然不会全信他的话,不过也没有在质疑,而是做出一副感激模样道:
“曾尚书说的哪里话,这三年多亏您关照……”
“就算你不举荐我,遇到您的后人,能帮我的也一定会帮的。”
曾泰笑道:“我是信得过广安你的……这次清查人口和土地,会得罪许多人。”
“但也正是你表现的机会,只有将此事做好了,才更有可能入陛下的眼。”
邱广安心道,全是废话,这谁不知道。
话说,这曾老抠不会是给我画大饼,让我往前冲吧?
曾泰继续说道:“不过骂名背多了,也影响你升迁。”
“所以这一次你不能太高调。”
“默默的把事情做了,有什么事情就往我身上推。”
说到这里,他开玩笑一般道:“你不会认为,我是想抢你的功劳吧?”
邱广安自然不会这么想,这个功劳可不好领,甚至很多人避之不及。
曾泰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功劳我领骂名我背,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给你。
这是标准的扶一程。
“尚书说笑了,下官怎么会做此想,感谢您都来不及呢。”
“若有朝一日真能如所想,广安绝不敢忘您的大恩。”
——
出了户部衙门,邱广安就约了陈景恪见面,将此事大致讲了一下,并询问他的看法。
陈景恪哪还不知道对方的意思,就是问自己支不支持此事:
“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可不好坐啊。”
“接下来几年面临的情况,会更加的复杂。”
不好坐,就是有机会呗。
邱广安心中一喜,正色道:“为国效忠岂能言艰辛。”
陈景恪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给他任何保证。
没必要,也没办法给予任何保证。
回宫之后,他也没有将此事告诉朱元璋。
自己身边时刻有老朱的人盯着,俩人见面的事情他肯定已经知道了。
如果老朱觉得合适,肯定会让邱广安当的。
如果他觉得不合适,自己去游说,反而会让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这是默契。
不过说起来最近他也是真没闲着,除了和朱标一起完善新税法,还要抽出时间去研究高丽的情况。
朝鲜这一块土地,自古以来就和中原有很深的羁绊。
尤其是在文化上,和中原更是一体。
双方的羁绊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