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公审三品大臣,还是炎国开朝以来头一回。
宫廷仪仗队驾銮舆前来等候在外,以备随时迎摄政王和王妃入宫。
待官员们把资料呈上,萧鼎查阅过后,拍惊堂木怒斥。
“礼部尚书,为何当年的试卷中,唯独缺失了郭永怀的答卷?”
“臣不知其中缘故,臣也是刚刚在贡院发现这个情况,已经报刑部查案。”礼部尚书据实说道。
萧鼎目光冷冷扫向吓得半死的假郭永怀。
“郭永怀,这卷宗是不是你收买人取走的?”
“启禀摄政王,臣冤枉啊,臣不知啊。”
这个家伙皮厚嘴严。
萧鼎心中有数,沉住气,又问柳迁:“柳大人当年与郭永怀是同年进士,认不认得当年的郭永怀?”
柳迁战战兢兢道:“臣当年是二甲进士,郭永怀是三甲进士,来自不同州府,臣与他并不认识。”
“那你可记得当年殿试的策论考题?”
柳迁犹豫了会说:“臣记得。”
“你将当年的考题和自己答的策论写下来,记得多少写多少。”
萧鼎也想看看这个柳迁是不是一样的冒牌货。
师爷立即给柳迁搬了张小桌,备上笔墨宣纸。
柳迁伏案就写。
萧鼎反过来又问郭永怀:“郭永怀,你与柳大人同年进士,可记得当年的考题和自己的策论文章。”
郭永怀张嘴就撒谎:“回摄政王,臣年老体弱,这年代久远之事早已不记得了!”
“好个年代久远,别以为你不招认,本王拿你没办法。”
“本王现在出策论考题,你当场答题,题目是:安国民生之道。”
“来人,给郭永华备纸笔。”
“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