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难民被集中隔离在山阳关外一处临近水源地,分做南北两营,未感染瘟疫的百姓统一安置在南营,感染瘟疫者被集中安置在北营接受治疗。覃振武还特意派了一千多名士卒在安置点内日夜巡逻,加强难民营内治安,以免歹人趁机作乱,做些偷鸡摸狗的事。
这些吴国难民本性淳朴,虽然每日只能吃些馒头稀饭,但也能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覃炼心的父亲覃耀祖为了安抚吴国难民情绪,亲自带着山阳关内的吏员差役和难民们一起同吃同住二十余日,每日宣扬越国各处支援山阳关疫情的最新进展,将不断染病的百姓送到北营集中救治。经过半个月的奋战,不少百姓已转危为安,重新恢复了健康。在这些治愈者的宣扬下,难民们对越国的信任大增,开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除了从云郡支援而来的二十多个位大夫外,越国北部十余郡也派遣了百余位大夫前来救治吴国难民,这些大夫陆续到来,使得救援的力量大增,更多的染病难民在他们的医治下得以存活下去,山阳关内军民每每听到一个染病百姓康复的消息都欢欣鼓舞不已。
覃炼心虽然没有亲自到过难民营,但也带着覃府护卫在山阳关内到处消除疫源,将一些可疑的染病牲畜灭杀焚化,每日里忙得不可开交。
吴国大部分领土被东云人攻占后,逃往越国的百姓也越来越多,这些人聚集在山阳关外已有近百万之众。若是不能够妥善安置,迟早会酿成大患。越国户部调拨的军粮已经被难民用掉了大半,剩下的也支撑不了一个月,覃振武每次想到这个问题就头疼欲裂,一连发了十余封文书往朝中求援,都如石沉大海般毫无音讯。越皇和朝中大臣对这些吴国难民的安置问题正争执不下,这些吴国难民数量庞大,而且并非只有山阳关这一处,北部三郡和东北六郡都有数量众多的吴国难民涌入,加在一起已经有上千万之多,越国也没有众多的粮食土地来安置他们,这才使朝中大臣对覃振武的求援文书视而不见。
吴国本就是鱼米之乡,土地也以平原居多,物产丰盛远非越国可比。而越国土地以丘陵居多,并不太盛产粮食,百姓平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