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现在曲阜、泗水人都一直把鲤鱼叫做红鱼而不叫鲤鱼,这就是最早有颜色鲤鱼的记载。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锦鲤,成了吉祥、好运的象征。
民间年画也都有抱着大红鲤鱼的孩童。
类似的还有明朝老朱家与“猪”。
只是猪就没资格上年画了,也没有小娃娃抱猪的年画。
华夏的诸多历史、政治、民俗都在极力避讳巫蛊,但这恰恰说明了巫蛊的存在。
不但存在,而且影响深远,涉及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巫蛊老百姓都是惊恐的。
上辈子的世界里,一直到20世纪,很多乡村中还有“蛊婆”的传说。
某个小姑娘长得漂亮,脸红扑扑的,就会被说成养蛊吸人精气的蛊婆,谁家汉子遭了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小姑娘。
一个麻袋套了乱棍打死,或者沉塘。
某个妇人鼓捣腌咸菜的瓶瓶罐罐,一不小心就被当成养蛊。
一把火连人带房子烧掉,烧得渣渣都不剩。
民间对蛊婆的忌惮,就像西方中世纪处决女巫一样。
这其中不可避免有很多诬告、陷害,但更多的还是人们骨子里对巫蛊的恐惧。
岳川拿出龟甲、金钱开始起卦,随即掐指占算起来。
“前辈,巫蛊之事是蛮夷土着掌握的力量,这种力量很特殊,而且都是在他们部族中传承,我们也只是知其名,不知其详。”
“根据他们所说,巫蛊之术起源于九黎部落,是蚩尤掌握的力量。”
“巫蛊之术有三种,一是物蛊,可以是一块石头,也可以是一块木头,又或者其他器具,通过特殊的方法将其制成蛊,如此一来,蛊主人受到的诸多伤害,都会转移到蛊上。”
“上古秘闻中记载,九黎部落的战士悍不畏死,刀枪不入,就是这个原因。”
听到这话,岳川心中一动。
上辈子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记载,不过是反着的。
比如——扎小人。
原版的巫蛊之术是让物体帮人承受致命伤害,后人却反过来,让人承受物体遭到的伤害。
传说中,针扎小人,被咒的人也会在相应的位置生出相应的感觉,大多是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如果把小人胳膊掰断,甚至脖子掰断,被咒的人也会横死。
呃……
岳川不知道怎么评价。
如果蚩尤大神知道后世子孙这么糟蹋自己的绝学,恐怕要气死。
子申没有察觉岳川的表情变化,而是继续讲解。
“第二种是虫蛊,蛮族祭司有特殊的方法,把各种毒虫炼制成蛊,不同的蛊效果也不同。有强身的蛊,可以放进人体,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