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一下子涌入市场。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百姓手中钱越来越多,姜国市场的贫瘠就会越来越明显。
胡五胡六整卖豆花,都没搞烧烤。
是他们不想搞吗?
分明是没羊!
姜国太穷了,真的,想吃一口好的都难,比五鬼还难。
大黄感慨的时候,龙阳已经看完了兴国三策中的马策。
依旧是养殖任务,成功养殖十只羊,可以向稷下广场借贷一匹马。
“国相所言马策与《马政》有何联系?”
大黄回答道:“长卿所着《马政》倾向军事,而我所着马策倾向民用。鼓励民间养马,发展运输和贸易,促进周边货物和人员的流通。”
这么长时间过去,老面神旗下各工坊第一批货物已经酿造好了,经过灌装之后就能出售了。
但是怎么售卖,这是个问题。
总得运出去是不是?
但是姜国的运输业并不发达,也就粮商梁满仓家中有一些牛和车。
其他的,比如窑厂出售砖瓦,都是人力挑着扁担,从窑厂送到指定地点。
扁担是姜国,也是其他各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各国行军打仗,粮食、辎重的运输,也都是靠扁担。
也许有人疑惑,为什么不用牛和马呢?
在古代,牛和马都是很贵重的大牲口,人是最廉价的牲口。
牛马还需要草料喂养,但是人不用,牛马干活掉膘了是损失,人累死了也没啥。
不干活的时候,让他们回去自己找吃的,干活的时候征召徭役,全都自带干粮过来干活。
你国君是愿意用牛马,还是愿意用人?
不信?看看白龙马和沙僧就行了。
龙阳再次将“马策”看了一遍,眉头微微蹙起。
“国相……马价格昂贵,而且有价无市,便是宫中,也只有六匹马,颜色还驳杂不纯。民间的话……”
这话的时候,龙阳那叫一个脸红啊。
姜国好歹也是一个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