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所的甚是在理,我等并不愿此时与那曹操为敌,而曹操也决然不愿在此时与我等交锋,这等时候,互相算计的结果,无疑是双方谁都得不了便宜,”
“井水不犯河水,各取所需,才是上策!”,
李忧与荀攸的话有理有据,刘备眉头舒展,足可见二人之言的的确确起到了宽慰的作用,
“可我军目前已经夺了江夏,若是进军新野,势必要与曹操大军交锋,可若是南下取襄阳,我们这些北方军士素来不识水性,真要在江上与那刘表水战,恐怕.......”,
刘备这话正讲在点儿上,长江滚滚,淘尽英雄,就算是下最善战的步卒,也没把握能在长江之上力挫荆州水军,
不识水性之人,没准上船挺不住一炷香的时间就会眩晕呕吐,别与敌军水战,能站住身子不晃都算得上有赋的,
退一万步,且不水性如何,就这战船,刘备军中谁人会造?
就算会造!
能在短时间内造出多少?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避无可避的眼前事,实在是愁的刘备不知如何是好,
不待麾下谋士献策解忧,
一名士卒便匆匆跑进帐中,单膝跪地,
“启禀玄德公!”,
“城外有一白衫儒士,自称诸葛瑾,乃是孙权麾下谋士,求见主公!”,
“哦?”,
刘备惊疑一声,
“速速请来!”,
“诺!”,
......
清风拂杨柳,新地故人游,
单是诸葛瑾入城的功夫,刘备就命人在中军帐内摆下酒席,宴请这位在诸葛家有过一面之交的文士!
虽这诸葛瑾已经投在了孙权麾下,可一码归一码,刘备等人不喜的,是那群只知见缝插针捞好处的江东世家,又不是这位诸葛亮的兄长,
诸葛亮虽然年纪不大,可一直为刘备镇守后方,句难听的,若不是这位少年才兢兢业业的留守青州,刘备安敢如此规模行军?
就算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也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