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
空旷的广场上面,搭建了一座临时主席台。
主席台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奖品,其中三辆自行车最为显眼。
本届工人竞技大赛,一共分为三个组,分别是初级技工,中级技工和高级技工组。
轧钢厂的工人有上万人之多,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资格参加。
技术是参赛的唯一通行证。
在经过层层筛选之后,每个组最优秀的一百位名工人,才有资格进入这次大赛。
这三百名参赛工人,无论最后的成绩如何,他们都将获得五斤白面奖励。
如此丰厚的奖励,无疑大大刺激了众人的参赛热情。
此时,参赛工人们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
而那些没选上的工人也不气馁,纷纷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
大赛开始之前,杨厂长发表了讲话。
同时,这也是他的告别演讲。
上面的调令下来了,他在年前将会卸下轧钢厂厂长的职务。
随后,杨厂长发表了一番声情并茂的演讲。
工人同志们也不吝啬,纷纷为他送上了最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竞技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初级组率先开始比拼。
这组工人的技术等级都在一到三级之间,整体技术含量不高。
然而,赵学成却最为关注这组的情况。
原因只有一个,潜力!
当时筛选的时候,这组就有一个硬性条件,年龄不得超过二十岁。
年轻,代表着潜力无限,可塑性很强。
赵学成围着赛场转了一圈,发现了很多有潜力的人才,若是没有举办这次大赛,他们很可能会被埋没。
经过两个小时的比拼,最终决出了初级组的冠军。
初级组结束后,接下来就是中级组。
如果说初级组代表轧钢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