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王家旺琢磨了一下,随口说道:“就用满口香吧!”
“那用不用和小南说一声。”
“不用和他说了,瓜子明天正式开炒,下午我去定做一下包装袋,暂时先打上富润的名字,等商标注册下来后再改名。”
“对了,志明,下午下班的时候和工人们说一声,工资不变,以免大家多心有意见。”
“知道了,王哥,那我先去忙了。”
马志明出去后,王家旺拿起电话给刘宝林打了过去,把明天瓜子投产的事和他知会了一声。
两天后,三种口味的油葵瓜子打包装箱,借着食用油销路的便利条件,很快的分发到了农村的超市里。
瓜子三个口味,五香味,奶香味,焦糖味,五十克一小袋,每袋批发价七毛,零售一块钱,纯利润在两毛钱上下。
新食品的上市,很快受到了农村妇女和孩童们的青睐,
不管是茶余饭后,还是下田干农活,都会装一些在兜里,等闲暇的时候掏出来嗑着解闷。
那些油葵种植户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卖出去的瓜子,最后经过富润的加工,又花高价买了回来,变成了他们口中的小零食,不禁佩服起富润老板的商业头脑。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富润瓜子的炒制,只是江南的一个突发奇想,就牢牢地锁住了他们的味蕾。
眼看着油葵瓜子的销量越来越好,王佳旺给刘宝林打了过去,欣喜万分的说道:“宝林,告诉你个好消息。”
“呵呵,说吧,什么事儿能把你高兴成这样。”
“宝林,现在油葵瓜子的销量已经超过了我的预期,已经供不应求了。”
刘宝林也是一脸的惊讶之色,急忙问道:“油葵瓜子真的这么受欢迎吗?”
“嗯,现在咱们的日炒制量能达到一吨了,订货的电话都该接不过来了。”
刘宝林激动的连连称赞:“好,好啊!不管是榨油,还是卖瓜子,只要能解决油葵产能过剩的问题,那咱们的压力就彻底的解决了。”
“小南这孩子,真是太有远见了,咱们这两个老骨头,不服气是不行了。”
王家旺回道:“是啊,开始我还不看好小南的主意呢!幸好我没硬拦着,要不然好事儿真就让我给搅和了。”
刘宝林问道:“这事儿小南知道吗?”
“开始炒制的时候,志明给小南打了电话,可能最近学习太忙吧,一直也没打电话过来。”
“宝林,有件事儿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你说。”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