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想法,我认为可以,解决问题,先解决难点,其他的问题可以说是迎刃而解了。但是,我们也不能想象的太简单。人嘛,毕竟是有思想的,都是为了利益而生存。大毕庄的问题能解决,同样的方法,不见得能解决其他村庄的问题。所以说,摸清情况,心中才有底数,解决问题才有思路。”
第二天上午,海涛驱车来到了大毕庄。
大毕庄地理位置,坐落于市区外环路,交通发达。
村庄大约有2000常住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大约1.5亩。
这个村庄最大的特点是贫富悬殊比较大,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打工谋生。
但是,这个村的村容村貌还是比较好,宽敞的大街,完全是用水泥铺就而成的,临街居民的房子也是整齐有序。
海涛刚一进村,远远就看到一处建筑风格很独特的几大红瓦房,那里肯定是村委会的办公所在地。
果然,大门口悬挂着一幅醒目的大牌子。
海涛下车走了进去,来到一个房间门口。
真是巧合,正是杨海涛要找的村委会书记办公室。
海涛轻轻地敲了几下门,当听到室内有人在说“请进”的时候,海涛推门走了进去。
“师傅,你有什么事吗?”
“师傅,这是村委会吧?我是公路拓宽指挥部的杨海涛。”
“你请坐。”
“师傅,请问你贵姓?”
“我姓曹,叫曹永顺。”
海涛也随声说道:“曹书记,你好。”
“杨经理,你是有什么事吧?”
“曹书记,我是专门来找你协商修公路事的。”
“杨经理,有什么事你说吧!”
“曹书记,你清楚,这外环路的拓宽工程,是咱们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我们沿途查看了一下,有一个养鱼池影响到开工建设,我就是来找你协调一下这个事。怎样做好承包户的工作,采取什么措施,确保工程的正常建设和按时完成。”
曹书记听了海涛的一番解释,站了起来说道。
“杨经理,真不好意思。你来了我还没有给你倒水。”随后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