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子,我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你学的是企业管理,肯定是大型企业的宏观管理,是一项比较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也称得上是人才。像咱们小县城的小工厂,别说我‘吹牛',我都能把它管理好。”
“海涛,当时我也不清楚,可能是父亲看到别人开企业做生意赚钱的原因,就产生了让我学习做生意的专业。”
“东子,主要是咱们生活在山区,本地的经济又不发达,过穷日子害怕了。你的父亲为了让你以后的生活更富裕,才选定这个专业的。你有什么后悔的?”
“海涛,四年后你的事业肯定是蒸蒸日上了,到时候,我去你那里打工。”
“东子,我可是希望你来,但是我做不到那一步,又怎么办呢?”
“海涛,你不要气馁。到时候你出资,我出技术,咱们联手干还不行吗?”
海涛笑了笑说道:“东子,咱们有梦想就有希望。欢迎你加盟还不行吗?”
“海涛,咱们不再吹牛了,我这是利用课间休息给你打的电话,我该去上课了。”
“好的,东子快去吧。”
谁说大学生头脑简单,20分钟的聊天,海涛想,东子这个人头脑可不简单,刚上大学,就谋划四年以后的工作了。
无论怎么样,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海涛下了楼,准备去批发市场。
事情就是那么巧合,突然遇到了平时在楼下下棋、打扑克的几位老大伯。
“海涛,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你了。”一位老大伯说。
“老邵,你是没有看到,咱们在老年活动中心学习的时候,已经知道了海涛这段时间肯定是忙的站不住脚。”
海涛客气的说:“大伯,我最近忙是我的小生意,每天早出晚归,所以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大伯,你知道,晕倒的那位鲁大伯,现在恢复的怎么样了,这段时间我也没有他的消息。”
几位老大伯听了海涛的话,心里顿时有一股热浪涌上心头。一位外地来本市的打工青年,竟然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
“海涛,你真是个好心人。现在还惦记着那位老人,我告诉你,他现在恢复的很好,他逢人就讲是海涛救了他。”
“大伯,老人家身体好,我就放心了。我真是羡慕你们这些老人有如此的幸福生活。”
那位大伯似乎听出了海涛的苦衷,随声说道:“海涛,你爸爸妈妈多大岁数了?身体都好吧?”
“大伯,我爸爸妈妈也是年近70岁的人了,他们生活在农村,每天要做很多的农活,身体倒是很硬朗。”
“父母岁数大了,你出门在外,有时间也要经常回家看看,当老人的都是这个心理,总是惦记出门在外的儿女。”
海涛听了大伯的话,眼睛突然变红了,泪水似乎要掉了下来。海涛这一表情,被站在旁边的几位大伯看的一清二楚。
邵大伯忙说:“海涛,我说的话是不是说到了你的伤心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