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地方。”
“谢谢,老乡。”
说话之间,三个人来到了小房子前面。
“李师傅,在家吗?”
瞬间,一位精神矍铄、留着长胡须,年纪近八十多岁的老人走了出来。
李老汉心里明白,凡是来这里的人,他不会刻意去问其中的原因。
“三位进屋坐下,休息一会。”他顺手拿了三个竹椅子。
“你们是哪个庄的?”
“我们是杨家寨的。”
“你们一家人,能到我们这个小山庄来玩是最好的选择。”
李老汉故意避开海涛敏感的话题。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小山村的景色吧。
别看我们村庄小人口少,但是,这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这里拥有全镇最大最美的梨花山,春季梨花盛开,海浪一样纯净优美;夏季绿意盎然,梦一般的山花掩映着群山小路;秋季瓜果飘香,甘甜多汁的沙梨闻名当地;冬季虽然见不到绿意,俯首群山诗情举目画意。
你们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心情无时无刻都在绽放。
老汉在一边叙述的同时,一边观察着海涛的神情变化,同时还不断地和铁柱交流一些看法。
红玉和春花站在旁边听着李老汉的侃侃而谈,对老汉这样的调理,也是产生了很大的怀疑。顺便拉着春花出去了。
“春花,难道这就是调理孩子叛逆的‘良药’吗?”
“红玉,不论效果怎样,人家老师也是为了咱们好呀!”
红玉说:“听他这么唠叨,还不如找咱们村里的潘大伯调理。”
春花说:“咱们回去再说吧!”
两个人进到屋里。
李老汉还在给海涛不停地唠叨着。看到海涛不耐烦的样子,这时红玉和春花两个人互相递了个眼神。
“师傅,我们就不再打扰你了。通过你的介绍,让我们对这里居民的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了解,特别是孩子有了更大的收获,我们就回去了。”
说完之后,老汉还是客气地把一家三口人送出了门,挥挥手红玉开上了三轮车,向家里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