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得罪了那庄先生,引得他心中记恨……”
“同在太子府为官,对臣却是一再刁难,今日更是借题发挥咄咄逼人!”
可怜巴巴一摊手,“臣就是还了两句嘴,结果谁知道,一不小心,事情就闹成这个样子了!”
“这庄先生,心里承受能力也不行呐,怪我咯?”
景隆帝嘴角一抽,依然不说话,半眯着眼睛,目光如炬脸色依然阴郁得很。
忽悠!继续胡搅蛮缠!
还什么自从接到朕的旨意调任进京,受宠若惊激动得夜不能眠,还什么无时无刻不在感念朕的恩宠……
朕怎么半个字都不信呢?
不天天在背后骂朕,就已经算你有良心了!
还有,你杀人诛心,把人家一个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的得道大儒,都骂成那个样子了,反倒还怪上人家心理承受能力不行了?
可同样这时,接下来的情形,却又让他一下子愣住了。
只见这乱臣贼子,眼珠子咕噜一转,却是腰板一挺,仿佛一下子硬气了不少。
“除此之外,瞧陛下脸色,想必是在为新任太子师的人选而发愁吧!”
“可臣有言要谏,臣以为,这太子师,不要也罢!”
“甚至严格来说,太子府的建制,当变上一变了!”说实话,皇帝这还真不是闲得无聊没话找话。
此番圣驾亲临,除了想着出来散散心,着实有些怀念这小儿府上的饭菜美酒,更重要的,却还是因为今日上午太子府之事。
毫无征兆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朝正二品大员、堂堂太子师,众目睽睽之下却被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劈头盖脸惨无人道一顿臭骂,言辞如刀字字见血……
一代京城名儒,一世英名尽毁,闹得沸沸扬扬满朝皆知。
特别其一句“文章就该是其本来的样子,以承道也”,更是搞得满京城赶考的学子,人心惶惶。
虽说事已成定局,而且身为天子,纵然接下来满朝文武与御史台群起而攻大肆弹劾,他也同样可以用独断强硬手段,将此事平息下来。
就如当初,这小儿上任临州判司所推出的一系列新政,以及大力推动临州医学院的创办。
皆言最是皇家最薄情,可没办法,谁让这就是他与皇后所认准的,稍加锤炼未来可匡扶太子,成就一番大功业的股肱之臣?
否则,若换做他人,无论今日骂那庄书墨骂得是否有理有据,仅仅是为平息众怒,现在恐怕也已经在大理寺监牢角落的草堆上蹲着以泪洗面了。
可尽管如此,好好敲打敲打这成天惹是生非的玩意,还是很有必要的!m.
这才仅仅正式上任第二天,便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惹出如此大的祸事,那还得了?
再过些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