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
“因为,我也不会信九皇叔。”
“所以,不信九皇叔的我们,有什么资格怪九皇叔,没有提前提醒我们,没有第一时间来救我们呢?”
一众读书人,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读书人会讲道理,皇帝和政客不会。
北庆的皇帝,不愿意给西楚施压,也不全是为了他们之间的合作,想要保住西楚皇帝,更多的还是不愿意,让九皇叔占据上风。
他和南越一施压,就等于是认可了,错在西楚,错在西楚皇帝,认可了九皇叔是正义的一方。
为了把九皇叔的气焰压下去,为了败坏九皇叔的名声,他们耗费了大量人力与物力,哪里愿意看到九皇叔起来,看到九皇叔的名声好转。
尤其是在他们,底牌尽出,准备暗杀九皇叔的时候。
这个时候,一点异动都有可能,影响暗杀的计划。
可是……
这世间之事,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有些事,北庆皇帝再想,也没用。
有些事,北庆皇帝不想做,也不行。
南越皇帝,低头了!东陵、南越和北庆三国,在西楚新帝的事情上,虽然没有提前商量过什么,但彼此之间早有默契,不想……
东陵中途突然叛变,在九皇叔出兵西楚后,东陵皇帝也与九皇叔统一战线,跟着一起指责西楚新帝,把罪名定死在西楚皇帝身上,给西楚施压……
这么一来,就显得南越与北庆的皇帝,十分的不作为了。
南越和北庆的大儒朝臣们,本就不满南越与北庆皇帝,不对西楚施压的行为。
现在东陵出声,摆明车马,站在死去的大儒名士这一边。
南越与北庆的大儒名士和朝臣,就更坐不住了,纷纷骂他们的皇帝无能,甚至公开指责,南越与北庆的皇帝,是不是与西楚新帝有什么勾结。
甚至,在有心人的引导下,他们怀疑西楚新帝,利用登基大典屠杀大儒名士,南越与北庆的皇帝早就知晓不说道,还极有可能为西楚新帝提供了帮助。
不然,为什么西楚新帝,做出如同惨无人道之事,南越与北庆的皇帝,却一直没有任何作为,没有向西楚施压,为他们南越、北庆死去的将士,要一个公道。
此言论一出,立刻得到广大读书人的认可,在那些死去的大儒名士家族的推波助澜下,南越与北庆皇帝,与西楚新帝沆瀣一气、是一伙的传言,瞬间就传得沸沸扬扬。
“朕……要杀了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