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接近前线,能迅速地弄清楚周国大规模征召军队的目的,二来便是亲自观察三营以及二营的两个连队的训练情况。尤其是三营的那个火绳枪连和三门五零步兵炮实操情况,看看这些新式火器有没有被部队熟练掌握,以及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便后期的改进。
现在已经得知周国此次行动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灭商,那事情就有些复杂了。
说复杂,便是作为名义上商王统治下的方国,怎么应对自己的宗主国被敌国攻击的情形。以及这几年里每逢立春节时,周国国府都以西伯侯和太师姜尚的名义朝大唐国发外交信函,表达周国上下拉拢之心和善意。
现在周国发动了对商国的攻击,大唐国该怎么摆好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因为现在还真不是和周国撕破脸皮的时候,尤其是周国太师姜尚与惧留孙老爷子经常互通书信,惧老爷子也不止一次地对姜林提起,希望大唐国能与周国和平相处的意愿很强烈。至少是在其与周国太师的有生之年不想见到大唐国与周国再动刀兵。
姜林心里想着这些,从北门到政务大厅这段路就没有太多地去关注涑阳城内的情形。地方上的政务到了年底会有统一上报到政务院的总结报告,姜林不想对地方上的事务插手太多。刚才通过城外沿途的观察,这心中已经有了数,所以没再在涑阳城街市上过多地停留。
一行人很快来到涑阳城政务大厅,张世光、宋庆有了前两次的经历,知道姜林不喜铺张,只准备了些简单的饭食,粟米肉粥和杂粮饼。姜林与涑阳城众官员一起用罢饭食,拒绝了二人将政务大厅腾出让其居住的提议,而是选择了去二营驻地,与自己的卫队在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商末三国志请大家收藏:商末三国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这倒也不是姜林不放心涑阳城内的安全,需要首领卫队和骑兵营时时刻刻来保护自己。而是姜林此次南行的目的是带有军事性质的,自己作为这些部队的最高统帅,需要与这些士兵们共同起居、作息、生活、训练,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不能否认这也是提升士气最好的方法。
并且此次南行可以说得上是临时起意,不能给地方上造成太大的搅扰,毕竟大唐国现阶段的工作重点还是经济建设,而不是军事斗争。若是因这次不大不小的军事行动而影响了涑阳城这里的建设进度,那也是有些得不偿失的。
当姜林回到驻地时,涑阳驿的站长李先和申杉二人已经等候多时。
大唐国的驿站目前是带有保密性质的,除了涑阳城、平阳城的四名负责人,还有雁门关驻军一营营长与教导员、平阳城驻军二营营长与教导员、涑阳城驻军三营营长与教导员外,再就是分散到虞国以及周边的小方国,大河以西的周国以及周边的小方国或者诸侯国,还有朝歌城里的情报人员有资格使用驿站传递消息外,普通人是无法依靠这驿站传递消息的。
所以这各驿站站长其实也是大唐国情报系统的中层工作人员,此时姜林来到涑阳城,涑阳驿站长前来会见,肯定是有要事禀报的。
姜林做了个手势,包爽领会后,嬉皮笑脸地将申杉带到另外一顶帐篷里歇息,之后便与李先进到自己的帐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