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番,开始说道:“官僚的数量必须控制,不能任由官僚群体的数量无限地扩大,否则人民所要缴纳的赋税便会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沉重。另外,便是控制统治阶层的个人欲望,不论是首领、国君还是整个官僚群体,都不能铺张浪费,过度的奢靡,将一切开支和花销控制在一个度内,从而降低国府的开支。将多出来的国府收入用在有利于人民的地方,比如道路、桥梁、城防、军队、医疗等领域。”
“姜老弟,你说的这些怎么如此深奥,我有点不明白。”胥郊开始揉起了太阳穴。
“不,我觉得姜老弟说的很有道理。”虞饕正了正身子,面朝姜林:“不瞒老弟,这些我也一直在想。别的先不说,那虞国是商王亲封的,便是那西岐的西伯侯姬发,其祖上也是商王亲封的啊,可是为何现在都有背弃商王的心思,还不是因为商王受这些年为了苏妲己那个女人,大肆的搜刮民脂民膏,搞得民不聊生,诸侯离心离德,眼看着一个辉煌的王朝便要走向末路啊。”虞饕非常严肃地说道。
“这个我倒是听说过。”胥郊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治国之事,应当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又有言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他日商的社稷真的被别人取而代之,其原因不为别的,只因为其失去了民心。”姜林回想着后世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话,不知不觉地顺嘴说了出来。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姜老弟大才啊。”虞饕和胥郊二人听完,脸色纷纷一变,赶忙起身朝姜林望来。
“两位哥哥怎么了?”姜林见二人样子,惊讶地问道。
“说真的,别看我虞饕好吃,可是对于这治国之事我也是经常思考的。姜兄弟方才的这两句话,真的是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解开了我许多疑惑,我虞饕谢谢姜老弟了。”虞饕对着姜林深深地鞠了一躬。
“此前我以为姜老弟只在军事方面有些小伎俩,比如上次,事后我真的以为是姜兄弟运气好而已,捡了我们防卫方面的漏洞罢了。但这次来了之后,看了老弟治理这唐方的能耐,还有方才那阅兵式,真的让我胥郊大开眼界,这些都不算什么,但是老弟刚才的这句话,真的是深深地撼动了我。”
“我胥郊自继承父亲的首领之位,倒也没过多地去思考过这治国之道,总觉得经过了好几代祖先的努力和奋斗,一切都已经是最好的,我只需要好好地守着就行了。但是事与愿违啊,一旦有点战乱、天灾之类的,我这日子也会过得紧紧巴巴的。每年给虞华进了贡,余粮能撑到来年收获时就算不错了。”胥郊喝了口水,顿了顿。
“姜老弟,说真的,我对你的眼界很钦佩。首先是你对那些奴隶的态度,其次是你刚才说的统治者要控制自己的个人欲望,这些要多么无私的人才能做出来啊。便是我,小时候对那些奴隶总是会生出一些恻隐之心,但是等继承了首领之位,整日里享受着奴隶的伺候,这心也渐渐地变得硬了起来。倘若哪天有人说要在我胥国国内取消奴隶,众人平等,我先不答应。”胥郊斩钉截铁地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