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来者不拒,将逃难至灵州的流民尽数安置。
裴高远更是毫不揽功,四处宣扬这是李非的善举,以至于李非每每出行,灵州百姓便涌出家门沿街跪拜,直呼其为神明。
有关灵州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肃宗听完五味杂陈,心中酸意更浓。李辅国自然知道肃宗的心境,于是在一旁说道:
“陛下,奴婢觉得李非在灵州被奉若神明,竟然能被沿街跪拜,说明他蛊惑人心的能力无人能及。况且他现在已无官职,何来受拜一说。此举明显是藐视天威,置陛下于不顾。”
“朕明白,李非是想借此来证明朕不用他是错了。只是近来政务繁忙,实在无力对他分心。”
肃宗这是牵托之词,他自己也明白,现在这种情况根本动不了李非,因为根本没有理由,若要强上势必会引起非议。安置了大量流民,减轻了朝廷压力,又给长安送了那么多钱物,若要无端治罪,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
“陛下,既然李非已无一官半职,为何不暗中下手?”
肃宗眉头皱了一下,想了想问李辅国道:
“若李非无端暴毙,那天下人该如何看待?”
“陛下,天无二日,陛下想想,如今李非已经是名满天下,若是再由他这么下去,一旦他真的借势起兵,谁人能拦!?”
肃宗突然感到一阵慌乱,李辅国这番话唤起了他内心最深处对于李非的恐惧。
“对于这件事,陛下不必亲力亲为,假他人之手,日后在拿他谢罪以示天下,可一举两得。”
李辅国接着说道。
“你是说韦坚?”
“正是,陛下说韦坚也有通神之力,但此人一直看上去沉稳老练,让人捉摸不透。而陛下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神明,陛下就是天子,上达天意之人,只能有一个,绝不可让他人染指。”
李辅国这番话,让肃宗不由得心头一动,思忖了一会儿说道:
“那这件事就由你来安排,绝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请陛下放心。”
次日朝议,商讨赈济之策,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