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实在是病房资源紧张的话,我们才要本着原则去尽力地予以手术治疗。”
“主要是数量多,手术的难度倒不是很大。”
“我们手外科和创伤外科的很多教授,都可以单独带两到三个助手完成。”
“只要手术间足够,助手足够的话,目前有我们骨科症状,且存在手术指征的患者,也可以很快完成。”
“但我认为,这可能不是我们的工作重心!~”方子业话锋一转,说。
李永军闻言,目光一闪,看向方子业。
“方教授,你继续说。”
方子业道:“我认为,这次事故中,必然存在不少,地级市医院里开展不了的外科病种,比如说骨缺损、骨盆粉碎性骨折等创伤外科的病种。”
“或者神经节段缺损的手外科病种!~”
“我的建议是,如果疗养院真的有心继续参与这一次事故的后续诊疗安排的话,应该尽快地参与资源整合。”
“将所有的手术,尽快地转诊出去,让相应专科的主任自行安排手术、请求会诊手术等措施,集中、分批次地处理患者。”
“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并不一定要提供场地支持。”
“因为我们做了再多,当地医院该不会的还是不会。”方子业道。
方子业自己是恩市人,方子业不承认恩市的领导给了自己多少‘好处’,对自己的成长有多大的恩惠,但这里毕竟是方子业的家乡。
所以,如果疗养院的这些教授,愿意短期去恩市各个医院的专科驻扎一段时间,对这里的医生进行手术室中的临场教学!~这也是方子业可以为恩市做的贡献之一了。
就算是从汉市请教授做会诊手术,他们的手术质量,也不一定会比杜东临和房志宽教授等人的水平更高。
如自己的老师邓勇等人,在参与完了现场的急诊抢救后,大部分人也会及时地赶回去。
再调派过来的一些‘专家’,那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方子业个人还是觉得,疗养院做了多少不重要的手术,其实并不重要,但如果可以教会恩市的几个主任医师几种他们原本不会的手术,会更有意义一些。
当然,前提是恩市的疗养院决定了要参与这一次患者的后续诊疗。
李永军闻言,眉头稍稍一皱。
“好,这个提议我会反馈给陈院长的。”
“目前没有接到陈院长他们的通知之前,我们就根据陈院长的吩咐,各自先做事吧!”
李永军接着拍了拍手:“继续进一步完善检查,一定要精细,把在院患者的检查都尽量完善,尽量细致,不要放过一些蛛丝马迹。”
“相信各位教授肯定可以的,这种工作量,也就是我们在外面带组时的正常工作量而已。”
……
李永军带着血管外科组的人去巡查后,林桥山等人也是各自带队离开。
“方组长,你没事吧?”杜东临和房志宽等人才来得及问方子业的情况。
事情有轻重缓急。
方子业轻轻摇头:“我没事的,不过,这一次我们疗养院内,收治了不少现场受伤的警察和消防。”
“他们虽然大多没有生命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