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详细数据都记不全,每次都是以强大的血管外科基础理论来一起讨论。
让方子业来分享,就只能是夸夸而谈。
固然,如果没有方子业的话,这个课题在中南医院是做不下来的,因为即便是血管外科的主任,未必能有方子业如今这么强的知识储备。
技术到了5级和理论到了5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也是方子业如今才明白的道理。
于外科而言,操作大于理论,很多老教授的理论也就是在4级左右徘徊,够用就行。
真正5级厚度的理论,或许只有极少数的顶级教授才有可能达到,全临床医学行业都是凤毛麟角。
方子业之所以有这样的推测,主要是看到了邓勇教授和段宏教授两位创伤外科的大教授,在推行原创方面都略显吃力。
可于他方子业而言,自从创伤外科基础理论到了5级之后,可以发现,现在的很多理论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倒也不是漏洞,是认知不清晰。
课题数量超多……
聂明贤也没再纠结,于是便将整个课题的发生,发展,遇到的困难,大家一起的解决方式,都一一慢慢阐述了出来。
如今的聂明贤,远比之前自信,侃侃而谈。
过程中还引进了一些趣事:“我记得有一次,因为我在临床上只担任一个组的临床手术嘛,基本上每周就只有一个到两个手术日。”
“我们的另外一个团队成员也是如此,可子业却担任了三个组的技术指导,理论上是每一台手术都要上台。”
“然后我和天罗就被一个问题困了几天,过程中想要自行解决,但没想到解决办法,而找到了子业之后,就很成功的解决了。”
“目前,我觉得子业应该算是四边形战士,除了器械改良、数据统计不冒尖之外,医学基础理论、临床操作、细胞基础实验、动物试验模型的建立,都是接近全世界最顶级的水平!”
聂明贤毫不掩饰自己的夸奖,把自己对方子业的认识述说到了众人面前。
聂明贤分享的过程中,众人全程皆是沉默。
直到聂明贤说完了最后一句后,孟嫦祎才举起了话筒,先笑了起来,露出修长的脖子,对着聂明贤道,普通话非常精准:
“几位教授,刚刚聂主任所分享的内容太专业了。”
“这对我们这些外行来说,非常不容易理解,不知道两位老教授可不可以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将其翻译一下?”
孟嫦祎属于丰腴类型,身材有肉,腰臀比非常好,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画着淡妆,比较知性。
孟嫦祎知道这一次的专访,遇到的含金量最高的,可能就是方子业团队以及这次的两位院士参与的专家团了。
之前方子业和聂明贤说过了与裘正华有一面之缘,因此几个老教授把目光移向了裘正华。
裘正华摸了摸自己的麻白发,长得颇像专家汉子一般的他,一本正经地回道:“如果非要通俗的理解这个微型循环仪的话。”
“它可以说是四肢的临时心脏,可以给断肢进行临时供血。”
“它里面有一个泵啊,这个泵就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