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滚犊子,在这里扯淡呢。”
“实不相瞒吧,我就是想要找子业你带带我做基础实验的,我的科研实在是太水了。”吴轩奇终于说明了真实意图。
方子业闻言,眼神一凛:“吴师兄,宋毅不是现在跟着您么?您还需要外援啊?”
虽然不知道宋毅的基础研究怎么样,但是他做科研,绝对是有一套的,因为就连李源培,在与宋毅比科研的时候,都是瑟瑟发抖的,去年就有五篇si,现在不知道有八九篇了吧?
“本来是这么打算的,但是宋师弟来了恩市后,又被陈老医生看上给领走了,现在搁在别的地方做临床科研呢。”
“我师兄也回去当副教授了,就只有我和我媳妇儿两个,在这里孤苦伶仃,没人照拂。你也应该知道,临床课题的含金量和基础科研比起来,别人的认可程度就完全不一样。”
“手术术式再如何创新,也比不过基础科研的创新和突破。”
“改变不了大环境,我们也就只能适应大环境了。有机会的话,子业你也有空的话,帮忙看几眼呗?反正你师兄我也不要脸,你这次不答应,我下次还会缠着你。”吴轩奇整一副无赖样。
但也很接地气,直言直语,倒是没什么收着藏着的地方。
方子业闻言,细细思考了一阵后,才说:“吴师兄,我要请教您一件事。”
“你说。随便说。”吴轩奇还主动给方子业倒冰啤酒。
接近五月的天气,天气是凉热交替,冰啤酒喝起来,是格外沁人心脾的。
“就是上次吴师兄,您给我转交的一些资料啊,我系统性地学习了一遍,但是我看,师兄您目前的研究进度,只是在骨折分型与手法复位方式这个层面吧?是吧?”
方子业非常精准地把吴轩奇的手法复位临床课题的研究层次给拧清楚了。
吴轩奇点了点头:“是的,这是我和陈老医生一起啊,总结出来的,不同的骨折分型,适用于怎么样的手法复位,算得上是一种小突破了吧。”
“点对点的对应,好歹是有临床数据来支撑,统计学数据来印证了……”
吴轩奇暗暗给自己吹了个牛逼。
是吧,你老哥我还是有几手的哦,这种突破,打破认知限制的临床课题,都可以做得出来,你和我合作,不会吃亏的呀,子业。
“师兄,那我就直接说了啊,您目前研究的课题层面,是方法学的点对点之间的影响。也就是,一种骨折分型,对应着一种骨折手法复位的适应征。”
“是这样的吧?”方子业再次确定。
吴轩奇做的深度,就这个了,虽然已经是破开了之前的点对面,但其实仍然是对应关系,而不是他与兰天罗两个人搞出来的,彻底从底层逻辑出发的,系统性地一种评估和研究系统化。
吴轩奇看到方子业这么细致的问,顿时就有点慌了:“你想说啥?”
方子业则摸了摸耳垂,道:“师兄,我把您的这个课题,可能往下深入了一下,但是不会影响到您的结果和课题进度,也不会影响到您的文章发表。”
“我和我师弟啊,没有应用到您给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