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想得直接搭在城墙上。
而是攻城车离城墙还有十多米远的距离,车顶和城墙基本持平。
就有一个跳板在车顶出现,直接架在了城墙的垛口上。
攻城车和城墙成为了两个基石,中间一块一米多宽的跳板连接两端。
山蛮战士从车下的楼梯爬上车顶,再直接从跳板上向城墙发起攻击。
这样让攻城的山蛮战士和安南军士兵,在地势上并不怎么吃亏。
甚至可以说,因为有了跳板的存在。
山蛮战士从跳板上和守城士兵之间的交锋还占了一点便宜。
毕竟跳板是架在城墙的垛口上,垛口离城墙有一米多的高度。
山蛮战士在攻击高度上,占了地势的优势。
二十多公里长的城墙上,架上了二十二块跳板。
攻城车下的山蛮战士一个个地爬上车顶。
通过跳板向城墙上发起猛烈的冲锋。
双方一次次地相互发生着激烈的碰撞。
每分每秒都有人从跳板上摔下城墙。
从二十多米高的地方摔下去,不用看也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可即使是这样的情况,山蛮战士依然前赴后继不顾生死的冲锋。
苏正负责帮三中队守卫住近一公里距离的城墙。
在他们的防御的城墙上有一块跳板架在上面。
不过双方激战了近半个时辰,没有一个山蛮战士能突破城墙上的防御。
他看出来这些士兵都有自己的分工,配合得非常的默契。
不管是山蛮战士从车顶向他们投投枪,还是在跳板上向他们攻击。
都会有人抵挡,有人还击,有人帮其他人防御。
守在垛口处的那人手持长枪只负责对敌人攻击。
每个攻城车城墙上的左右两边。
还有一些辅兵拿着盾牌,站在向车顶射击的弓箭手前面。
协助弓箭手,帮忙挡从车顶射来的投枪。
三中队队长郝孝杰,站在离跳板十米左右的位置。
不停的协调和指挥着手下,让防御坚若磐石,牢不可破。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