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383章 那山那人那狗

第383章 那山那人那狗

如今各大制片厂自负盈亏,每个厂都在想方设法搞钱。

但是投资人的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时代也不同了,早已不是从前电影厂高高在上的时候了,项目如果不好,没有人愿意投一毛钱。

其他厂也在寻求同类型合作者,有的也找到了类似的,只不过像周彦这样优质的,恐怕再也找不到了。

也是因为找不到周彦这样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说,所以才会有那些酸言酸语。

《歌手》自筹拍以来,周彦就没有过问过,他对工作室的导演施行的都是放养政策。

除了在预算上给他们把把关之外,其他事情他向来很少过问,全靠导演们自己发挥。

霍建起他们这样的导演,不用周彦过问,电影也不会拍砸的,反而他问多了,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发挥。

不过今天既然碰到了,周彦也决定过去看看。

霍建起自然是在剪辑室的,一个好的导演,肯定要多跑剪辑,不能过于依赖剪辑师。

当然了,导演也不能过于相信自己,大部分时候,还是要吸取剪辑师的意见,因为导演在看自己的片子时,很容易陷入当局者迷的境地。

即便很多导演尝试着跳出来看,但这一点很难做到,毕竟人是情感动物,不是什么冰冷的机器,再理智的人,也依旧会带着感性的目光,甚至于说,理智本身,就是感性的一部分。

在剪辑这部分的工作上,国内跟好莱坞的情况又有很大不同,相较而言,国内导演在剪辑方面的权利以及自由度要更高一点。

但是在好莱坞,只有少数部分导演才能拥有最终剪辑权,大部分的导演,都是要制片人以及剪辑师的。

之前华纳为了吸引周彦帮他们拍电影,就曾提出过,可以让周彦拥有更高的剪辑自由,这对一般的导演确实非常具有吸引力。

事实上,好莱坞有这样的规则也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很多导演对剪辑的把控并不好,剪辑可不是说拿个剪刀就能干,它毕竟是个具有专业性的工作。

另外,确实很多导演会陷入自嗨,最终剪出来的东西只有导演自己能够看得懂,商业性大打折扣。

很多人观众迷信导演剪辑版,认为导演剪辑版更能够表现导演的艺术理念。

这也有一点道理,但事实上,很多导演剪辑版既没有商业性,也没有很好的表达出导演自己的想法,只是导演自己认为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而已。

周彦认为,导演还是要懂一些剪辑,最最基本的,也要理解剪辑对于电影来说是什么东西。

很多导演把剪辑师当成工具人,认为剪辑师就是帮助自己表达的那把“剪刀”而已,这个想法非常不可取。

周彦拍了第一部短片之后,就花了大量的时间泡剪辑室,当年长安厂的剪辑室就跟周彦的家一样,他去剪辑室比在那里工作的人都要勤快。

霍建起也是好久没见到周彦了,此刻见周彦过来探班,他笑呵呵地迎上来,“周导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作为玩家,您能正常点吗科研从博士生开始被冤死沉塘,嫡女重生嫁帝王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炮灰女配带崽勇闯末世骂我假龙女?血脉觉醒惊艳四海